彭定康在香港受到一些港人夾道歡迎,在旗幟、標語、口號之外,似乎以播放英國國歌最有煽動力,如果全體合唱再配上蘇格蘭風笛就更熱鬧。

日昨談及殖民時期台灣人渴望「七生報國」,參加日軍,甘心以寶貴的性命替日本軍國主義當炮灰。我認為他們之所以擁戴殖民者,皇民化教育的影響是虛的,日本人對他們好,尤其比對於中國對老百姓的苛政,則是實的,是一種樸素的民眾感情。日本在台灣徵兵千人,申請入伍的台灣人動輒數十萬。相對同期中國徵兵,卻要強迫「抽壯丁」,用鐵線穿過壯丁鎖骨,拉到目的地以防半途逃走。中國紅十字會曾發表調查報告,一批七百人的壯丁從廣東曲江動身赴貴州貴陽,抵達收容所時只剩下十七人。因為路上根本不供應食物和水,遑論藥物,壯丁不是逃失,而是餓死、病死。押送壯丁的人毫無同情心。紅十字會會長目睹,雲南一群辦理兵役的官吏在興高采烈賭博,大堆鈔票放在桌上,旁邊垂死壯丁懇求給一口水喝,只惹來官吏喝罵。

日本人徵集台灣人入伍,起碼視之為人,東南亞很多地方的抗日民眾覺得台灣兵比日本兵更可怕,原因在台灣兵更賣力。台灣兵戰死,日本人為他們立紀念碑,李登輝之兄戰死,靖國神社一直供奉他的牌位。最近流行將台灣和香港類推比較,有時真比較得令人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