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康訪港,有港人迎之以英國旗、港英旗,更有中英文對照的「歸英」、「香港回歸英國」紙牌。肥彭是世故老政客,不會在這方面做甚麼出位回應,以免成為不受歡迎人物,但內心感受應相當複雜。其實,殖民地民眾對殖民者的擁戴,不是港人獨有。

今年是甲午年,很容易令人想起令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的那年也是甲午年。台灣人昔日對日本殖民者的擁戴,由於民族主義作祟,很少被提起。以二戰時期日本在台灣徵兵為例,第一次徵集特別志願兵,名額一千,有四十二萬台灣人爭求入伍。不少青年寫血書,表示為日本犧牲的決心。第二次徵兵,名額同樣一千,更有六十萬人報名申請。很多申請人在頭上縛着「七生報國」的布帶,所報之國當然指日本。成功入伍的少數青年大喜若狂,認為是光宗耀祖,落選者居然有人因極度失望而自殺。他們都知道,參加日本軍,有可能被派去殺自己的同胞。

台灣人這種擁戴殖民者的表現,可說是日本施行皇民化教育所致。同期的中國,何嘗不是長期宣傳愛護自己的國族,可是在保家衞國的關鍵時刻,卻要用各種兇殘手段拉壯丁,才能使人入伍。這不是教育、宣傳的分別,人民樸素的感情是誰對我好,我就對他好。對一部分人說,肥彭之於香港,無疑比日本最後一任台督安藤利吉更值得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