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素有「購物天堂」美譽,商品齊全,價廉物美,服務一流,吸引全球旅客。然而時移勢易,隨着購物天堂逐漸褪色,不少香港人反過來跑去外國掃貨,果真是風水輪流轉。

眾所周知,香港是「免稅港」,商品一向廉宜,但由於最近日本、澳洲等地匯率大跌,加上退稅機制,不少國際名牌商品價格較零關稅的香港更便宜。以頗受港人歡迎的一款名牌手袋為例,日本、澳洲及新加坡退稅後售價分別比香港便宜四百多至一千二百港元不等。有零售商反映,現時日本的名牌商品售價普遍比香港便宜一成,不僅刺激港人赴日旅行購物,更吸引不少行家轉往當地入貨。

當然,香港物價之所以愈來愈貴,除了受匯率影響,最根本的原因是租金成本不斷上漲。正如有零售業者一語中的,名牌供應商綜合考慮市場需求、經營成本等因素,即使是同一款商品,在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定價。近年本港商舖租金節節上升,國際品牌為了轉嫁成本,只好提高香港地區定價,進一步削弱零售業的競爭力。

研究顯示,香港去年第四季繼續成為全球最貴舖租地區,平均呎租達二千八百零一元,比排名第二的美國紐約貴三成,比第三位的法國巴黎貴兩倍。日前銅鑼灣波斯富街一個只有二百呎的地舖,竟以一億八千萬元天價成交,呎價高達九十萬元,成為全球最貴新舖王。事實上,隨着美元逐漸轉強,其他國家貨幣勢必進一步轉弱,商品價格優勢日益明顯。反觀香港陷入高地價、高樓價、高租金的「三高」危機,除了名牌貨品售價明顯高於外地,小商戶經營更加困難。

天下之事,以為無足慮,則必有大可慮者。自從內地開放個人遊以來,訪港旅客年年激增,既為香港帶來滾滾財源,也令港府及業者掉以輕心,忽視危機,將眼前的興旺市道視為必然。部分業者抱着「唔憂做」心態,服務質素每況愈下,欺客、劏客等醜聞屢見不鮮,嚴重影響香港旅遊形象,蠶食購物天堂根基。

尤有甚者,內地旅客過多引發不少問題及亂象,加上政客唯恐天下不亂,鼓吹排內情緒,導致中港矛盾愈演愈烈。在全球各地千方百計吸引中國客的今天,香港有人卻不斷發起所謂「驅蝗」行動,將矛頭對準內地旅客,為淵驅魚,根本是自毀長城。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內地旅客轉往其他國家及地區旅遊購物,必將成為趨勢。

驕兵必敗,香港旅遊及零售業的優勢並非必然,愈來愈多市民前往境外掃貨,不啻敲響警鐘,港府再不正視及解決問題,購物天堂的地位遲早不保。香港回歸以來日益沉淪,傳統產業不斷走下坡,拓展新興產業又一事無成,如果連旅遊及零售業也失守,還有甚麼競爭力可言?

事實證明,高地價、高樓價、高租金已成為零售業以至整體經濟的最大危機,加上社會泛政治化,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香港根本沒有前途可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