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昨日開幕,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香港時,只提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卻沒有按照慣例重申「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引起諸多猜測。不少人認為,這是中央政府因應香港近來形勢變化、調整對港政策的重大訊號。

聽鼓聽聲,聽話聽音。中央政府的工作報告經過深思熟慮,寫甚麼和不寫甚麼都有一定的含意,回顧過去十多年的工作報告,皆不厭其詳地羅列「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字眼,唯獨今次例外,這絕對不是沒有原因。事實上,近年香港政治環境急劇轉變,中港矛盾持續惡化,一國兩制底線不斷受到衝擊,中央調整對港政策不足為奇。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早前中央政府忽然改變初衷,宣布將原定九月在香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財長會議改往北京舉行,顯然就是基於政治考慮。隨着政改爭拗愈演愈烈,「佔領中環」蓄勢待發,一旦局面失控,後果不堪設想,不管從甚麼角度考慮,中央政府都有充足理由改變財長會議舉辦地點。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回歸以來,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發展經濟及民生,可以說是有求必應。從開放個人遊到簽訂CEPA,從批准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到准許香港開辦人民幣業務,從支持香港承辦大型國際會議到協辦奧運馬術賽事,挺港政策源源不絕。可惜的是,這些挺港政策不僅沒有獲得善意回應,而且適得其反,成為中港矛盾的源頭。尤其近年來,社會「排內」情緒愈演愈烈,由揮舞港英旗幟到高喊港獨口號,由衝擊駐港軍營到「驅蝗行動」,由建議徵收陸路入境稅到「拖篋示威」,無不刺激中央政府的神經。

更令人側目的是,最近昆明發生恐襲事件,本港部分政客非但不同情無辜受害者,不譴責恐怖暴行,反而大說風涼話,極力為恐怖分子辯護,不僅喪失民族立場,更喪失做人基本良知。正如有人質疑,香港竟是誰家天下,還是中國的嗎?

香港一向是商業城市,對大部分市民來說,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才是最重要的,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在泛政治化之下,根本沒有幾個人能專注於經濟和民生。以最近的「驅蝗行動」來說,有內地傳媒分別在七個內地城市及香港進行民調,結果發現近八成內地人對此感到憤怒或生氣,而香港受訪者亦有近六成反對「驅蝗行動」,可見這種激烈行動撕裂族群,宣揚仇恨,不僅令內地人反感,也令大部分香港人感到厭惡。近年香港經濟發展緩慢,競爭力跌跌不休,港府管治無方固是其中一個原因,而無良政客為了撈取政治本錢,不惜將香港拖入泛政治化的泥沼,更是難辭其咎!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不管今次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有何弦外之音,我們都可以肯定地說,泛政治化必會拖累香港。香港究竟是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民生,還是繼續搞政治內鬥內耗,值得所有香港人深刻反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