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家輝終於走了,兩年半任內,中美關係風波不停,其本人則是非不斷,他注定是其中一位最具爭議的美國駐華大使。

內地官方媒體在駱家輝卸任返美前,發表了題為《別了,駱氏家輝!》的評論,對這個「表面上久居海外的遊子、黑頭髮黃皮膚的皮囊」極盡嘲弄和挖苦,甚至以「瘟神」稱之,可見北京對此等「炎黃子孫」並無半點好感,巴不得他早點滾蛋。

評論從題目到行文,明顯在模仿毛澤東六十多年前《別了,司徒雷登》的社評。無獨有偶,司徒雷登是中共建政前最後一任駐華大使,被視為當年美國對華政策失敗的代表人物。曾有歷史學者形容他是二十世紀捲入中國政治、文化等各領域最深,影響最大的美國人。

不幸的是,駱家輝也犯了同樣「錯誤」,除了對中國的污染問題和人權狀況「說三道四」,還想透過親民、節儉、廉潔的「行為藝術」影響中國人。於是乎,一個祖籍中國台山,生在美國,不會「祖先文字」的「假洋鬼子」,和一個生在杭州,精通中國文化的真洋鬼子,都成了中共眼中「不受歡迎的人」。

《別了,司徒雷登》在司徒雷登已離開南京,尚未抵達華盛頓時發表,而駱家輝人還在北京,聲討他的檄文已經見報。當今執政者太小肚雞腸,遠不如毛澤東當年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