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暴動」後,當時的殖民政府沒有進行全面改革,卻引入了一些行政改良措施,諮詢制度是其中之一,此制度是否有效,要視乎政府是否對所收集的民意從善如流,不然整個制度將形同虛設。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諮詢制度大抵運作良好,然而在一九八七年卻首度面對考驗,當時港府欲在立法局引入直選議席,推動政制改革諮詢,但北京視之為英國撤出香港前的陰謀,全力反對,結果英方屈服,民意調查夾帶引導式問題,把支持「八八直選」運動的二十二萬市民聯署歸納為「單一意見」,親北京及商界的每一條反對直選意見則獨立歸類為個別意見,結果港府聲稱民意不支持民主化,拖慢民主步伐,淪為假諮詢!

九七之後,特區政府處理諮詢制度的花招更多,例如低調進行,再動員親政府群眾,塑造罐頭民意,諮詢通過後化為既成事實,天星及皇后碼頭的拆卸,即為經典事例,經此兩役的教訓,市民對此手法開始警覺,政府諮詢再次變成民意角力戰場。

即使民間團體重新動員民眾,在書面諮詢或公聽會無役不與,但特區政府漠視民意的態度比當年更惡劣,例如城規會日前審議將中環新海濱長廊中約零點三公頃的休憩用地,修訂為興建軍用碼頭。有關修訂共收到逾一萬九千份申述及意見,當中只有二十份支持,但城規會委員仍一致同意把該地維持作軍事用途!

九七前的懷柔制度全面崩壞,標誌香港倒退回六十年代中葉前的腐敗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