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報道】在政府部門的管理不善下,本港古樹岌岌可危。九龍公園多棵細葉榕古樹患上俗稱樹癌的褐根病,癌病更不斷向附近樹木擴散;大埔的大橡樹被真菌入侵,出現大洞,隨時倒塌;九龍塘一棵被康文署曾誤認為合歡樹的象耳豆古樹,亦身染真菌。自《古樹名木冊》推出至今近十年,逾一成的古樹已消失,當中不少死於樹癌。有樹木專家直指,樹木染上褐根病、真菌及有白蟻,病菌會不斷向其他樹木蔓延,若未能及時救樹,塌樹隨時塌不停。

九龍塘
紫藤路逾五十年的象耳豆樹,早前橫跨於馬路上。

大埔
社山村大橡樹被真菌入侵,樹根出現碳化,並露出一個大洞。

九龍公園
多棵細葉榕因患褐根病,掛上「危險」警告牌。

○四年推出《古樹名木冊》,政府選定五百二十七棵古樹,至今已有七十一棵被剔除,當中不少受病蟲及真菌感染。「九龍公園真菌極多,仲會交配轉化,愈惹愈遠,其他樹都會受到感染。」記者日前與中文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趙紹惠走訪港九新界檢測古樹,發現古樹被褐根、真菌及白蟻侵蝕情況仍無處不在。當中九龍公園便有超過三棵細葉榕古樹患有褐根病,有倒塌危機。

維園刺桐古樹受蟲蛀

會倒塌的還有大埔社山村的大橡古樹,記者在康文署網頁內相片,已清晰看見該樹有一個大洞,並架上支架;現場更看到大量害蟲正沿樹根蛀食樹幹,受真菌感染造成的碳化缺口,令大樹被劏開兩邊。而全港唯一的刺桐古樹現於維園內,同樣受蟲蛀及真菌感染。另九龍塘紫藤路一棵象耳豆樹,早前被康文署誤認為合歡樹,並霸佔整條行人路。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卻直指,現時有關部門處理褐根病不當,才令不少樹木染真菌,最終失救至死。

康文署發言人指,該署員工會按照樹木辦發出的各項樹木護理指引,處理褐根、真菌及白蟻問題,每年為每棵樹木進行不少於一次的檢查,古樹則會每年進行最少兩次詳細檢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