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將香港的輕便鐵路戲稱為「廢鐵」,意思是嘲諷它速度緩慢、阻礙路面,在眾多公共運輸工具中表現最「廢」。正值輕鐵建立二十五周年,有關當局積極研究它在未來運輸系統中應擔當的角色,最極端的意見甚至認為應將輕鐵取消,以騰出更多新界西北區的路面空間。

殖民地政府在當年引入輕鐵,據說是要在香港回歸前撈一筆錢,該系統在英國本土試驗時,是以失敗告終,英國人大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兩難之嘆。但這幫洋鬼子眉頭一皺,計上心頭,他們二話不說,一手便將這燙手山芋甩給香港,是好是歹,也由港人自受。

上述的背景,使香港人更加感到不是味兒,因而對這種英國鬼子的「遺物」素無好感。然而,筆者對輕鐵的印象並不太壞,我甚至認識一些朋友,說怎麼也不願搬離新界西北區,究其原因,竟是因為該區有輕鐵。

其實,輕鐵是老人和殘疾人士的恩物,這類人行動不便,最怕就是碰到要上下梯級的公共運輸工具。雖然近年的巴士已經裝有照顧輪椅人士的升降板,但一上一落,煞是麻煩,有時更會被車上的其他乘客投以白眼,埋怨車程備受延誤,怎也比不上乘輕鐵般,可以直出直入,恁地方便。再加上輕鐵較寧靜和環保,以此觀之,它確非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