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雅宜報道】每逢過年,小朋友總喜歡將利是錢儲起來購買心愛玩具,對現代人來說,錢罌是小童玩意,但其實早於漢唐朝代已出現,甚至作枕頭之用,當時的錢罌形狀與女性乳房相似,估計因兩者同具儲糧功能;至六十年代,香港曾有銀行推出附送錢罌的儲蓄戶口,鼓勵用戶一點一滴將金錢儲起存入銀行,但現今社會已較少鼓勵儲蓄,錢罌逐漸淪為一般商品,甚至或隨時代變遷而被淘汰。

楊維邦指最早的錢罌於漢唐朝代已出現,部分更有活門,以便循環再用。

恒生銀行曾推出馬形的銅製錢罌,當時甚受歡迎。

珍藏多達三百個錢罌的收藏家楊維邦指,古時錢罌稱為「撲滿」,多以陶製造,最早在漢朝出現,唐朝錢罌更由圓拱形演化如女性乳房的形狀,而碰巧當時的歐洲亦有乳房狀錢罌,有研究指,因乳房有儲存奶液之效,與錢罌可儲存錢糧有異曲同工之妙;至宋朝製錢罌手法日趨成熟,有錢罌設活門,令它可循環再用。

逾百件展品即日起有得睇

至於現時仍甚受小孩歡迎的豬仔錢罌其實早於清代已出現,當時以陶製造,因農業社會多以豬作為家財,錢罌自然仿借其外形所製,但演變至今則多以塑膠製造。

除古時錢罌外形獨特,至六十年代的香港,錢罌更是流行儲蓄工具,當時本港銀行曾推出一系列銅製錢罌,從最早期的獅子狀,至後期的馬形,為鼓勵小朋友儲錢,錢罌會上鎖,鎖匙由銀行保管,至小朋友將錢儲入銀行時才可打開,受不少中產家庭歡迎。

楊維邦認為,現時八達通等電子貨幣愈來愈流行,錢幣使用量愈來愈低,加上「儲錢不如投資」的觀念盛行,令錢罌的角色大不如前,「錢罌係教小童學習儲蓄嘅好工具,家長應該畀仔女自少學習積少成多嘅重要性。」將軍澳中心由即日起至本月十六日展出逾百件錢罌,讓市民細味錢罌歷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