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專員公署發表主動調查報告,批評運輸署監管巴士脫班問題把關不嚴,因循守舊,懲罰過輕,對脫班及延誤定義與市民感受有很大落差,敦促該署詳細分析巴士營運資料,以新思維解決問題。其實,隨着鐵路服務不斷擴展,當局不僅要以新思維解決巴士脫班問題,更要以新思維檢討整體運輸政策,尤其是為巴士服務重新定位,防止惡性競爭而導致服務質素不斷下滑。

事實上,近年巴士脫班問題持續惡化,市民早已怨聲載道。當局統計顯示,過去幾年接獲的巴士脫班投訴年年上升,由一○年約二千宗大增至一二年的七千宗,每年增幅由五成至逾一倍不等,直至去年才自高峰期輕微回落。然而,過去三年運輸署僅就脫班問題向各間巴士公司發出十封警告信,根本不成比例,毫無阻嚇力可言。

巴士脫班固然與交通擠塞、路面突發事故及機件故障等外在因素有關,但巴士公司車長不足、管理欠佳等內在因素也不容忽視。本報數年前已踢爆巴士公司以「鬼巴士」手法篤數,開空車行走數個車站當作完整車程,掩飾脫班問題,可見當中存在人為因素。運輸署監管被動,對問題視若無睹,一味依靠巴士公司提供的行車紀錄,連巴士嚴重遲到也不列為脫班,形同縱容,審核變成例行公事,脫班情況屢創新高何足為奇。須知時間就是金錢,巴士脫班問題得不到改善,不僅為市民帶來不便,而且嚴重虛耗社會成本。

當然,隨着鐵路運輸不斷擴展,巴士服務確實面臨巨大挑戰,不少路線重疊,載客量持續下降,目前每日載客量已跌至三百多萬人次。在收入持續減少之下,巴士公司不但振振有詞加價,而且抗拒改善服務。其實從另一角度看,在乘客不足的情況下,每日有大量空巴士在路面行走,除了加劇交通擠塞,也造成空氣污染。未來幾年,隨着港島西、港島南及沙中線等新鐵路落成啟用,可以預見巴士營運將會雪上加霜,乘客量進一步流失,公共交通生態面臨根本變化,巴士服務需求可能進一步萎縮。當局應未雨綢繆,及早檢討巴士在集體運輸系統的角色,重新定位,避免營運持續虧損,到頭來又是向市民開刀。

無疑,透過路線重組強化鐵路服務為主、巴士服務為輔的公交模式,不失為避免巴士與鐵路惡性競爭的方法之一。問題是,路線重組觸動地區利益,往往遭遇巨大阻力,當局去年重組九巴部分新市鎮路線,幾經諮詢區議會意見,才於去年八月在北區試行分階段重組計劃,實際成效仍待觀察,倘若日後要在各區進行更大規模重組,能不能一一說服區議會,仍屬未知之數。

歸根究柢,當局規劃鐵路擴展掛一漏萬,未有通盤考慮各種公共交通工具的配套服務問題,導致公交資源錯配,巴士公司首當其衝,既要維持服務承諾,又無法迴避鐵路搶走大量乘客的現實,巴士公司面臨進退維谷困境,改善服務談何容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