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種邊角料魚油,一顆的成本是兩毛三分錢,而真魚油成本是一塊錢一顆,利潤高達五倍。」(食藥監局保健品監督科科長馬其田)

不法奸商收購偽劣魚油餘料製作假魚油丸。(資料圖片)

服用劣質魚油丸隨時有損健康。(資料圖片)

劣質藥丸膠囊可能是由廢皮膠或回收膠製作。(資料圖片)

內地民眾保健意識愈來愈高,其中據稱具預防心血管病效果的深海魚油丸更是熱賣,不少家長都會特意選購讓子女服用。惟內地深海魚油丸造假現象卻相當嚴重,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日前通報搗破一個覆蓋內地二十多個省市的偽劣魚油丸製銷網絡,查封多間僅具生產普通食品資格的生物科技公司。涉案偽劣魚油總量可生產二億多粒劣質魚油丸,被奸商冒充成美澳進口的深海魚油軟膠囊,部分已流入市面。目前已有十名疑犯落網。

江蘇徐州市沛縣食品藥品監管局去年四月接報,指楊屯鎮卞莊塌陷區有人生產地溝油。執法人員監視期間,竟發現地下工場除生產地溝油,同時亦生產魚油產品。為免打草驚蛇,執法人員驅車跟蹤由工場開出的貨車,發現貨車最終停在當地一間生物科技公司門外。

經調查發現,地溝油工場負責人蔣守同於一一年起,由當地藥企買入值約一百六十多萬元魚油「邊角料(生產過程殘餘分離的廢料)」,生產二百五十多噸(可生產二億五千萬粒軟膠囊)偽劣魚油,賣予多間生物科技公司、藥企等製作魚油丸,再經網絡分銷二十多省市的不法經銷商,重新包裝後推出市面,並打上美國製造、澳洲製造等名義。

有效含量近零 利潤高五倍

當局去年七月首波行動查封濟南、開封市兩間生物科技公司,發現部分劣質魚油用以生產骨節康、海豹油等三十多個品牌的假冒保健產品,涉案金額達二千多萬元。行動至今已拘獲十名疑犯,但仍有三人在逃,另查封山東、河南等地相關的非法生產、銷售偽劣保健食品企業六間。

沛縣食藥監局保健品監督科科長馬其田表示,涉案魚油丸中的魚油有效含量近乎零,按規定只能用作生產柴油或製生物飼料,「像這種邊角料魚油,一顆的成本是兩毛三分錢,而真魚油成本是一塊錢一顆,利潤高達五倍。」

中國保健協會保健品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大宏曾表示,內地深海魚油造假現象嚴重,部分企業會將化工生產魚油冒充為純天然產品,甚至用飼料級、工業級魚油原料,代替食品級原料生產。此外,魚油丸膠囊質量同樣問題多多,可能是從豬皮、雞皮中提取原料,甚或是廢皮膠或回收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