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不少宏圖願景,被指畫餅充飢,務虛多於務實;今年的施政報告改弦易轍,少了一些口號,多了一些務實,總共提出一百六十多項具體措施,涵蓋經濟發展、扶貧安老、土地房屋、文化康樂、教育、環保、醫療及政制八大範疇,可謂面面俱到,大灑金錢。不過,這些措施能否獲得預期成效,只能拭目以待。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施政報告針對日益嚴重的貧窮問題,提出一系列扶貧助弱措施,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首次向沒有領取綜援的在職貧窮家庭提供生活津貼,初步構想是與工時掛鈎,預計可令二十萬戶合資格家庭、逾七十萬人受惠,每年涉資約三十億元公帑。

經濟畸形發展,產業結構單調衍生在職貧窮問題,不少低學歷、低技術打工仔雖然努力工作,依然無法擺脫貧窮。前朝政府嫌貧愛富,對這種分配不均的現象視而不見,現屆政府將支援在職貧窮納入恒常措施,強調多勞多得,鼓勵持續就業,自力更生,出發點無疑是好的。惟令人憂慮的是,有關計劃勢必對庫房造成長遠負擔,而扶貧成效如何卻是未知之數。說到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職貧窮人士最需要的不是現金津貼,而是一份足以餬口的工作及一個向上流動的機會,可見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提供更多職位選擇,才是解決在職貧窮問題的治本之道。

針對安老問題,港府計劃擴大長者乘車優惠、調低長者生活津貼申請門檻,同時優化醫療券政策,將每年資助額提升至二千元。另外,為了紓緩資助安老宿位長期不足問題,當局計劃向深圳、肇慶購買安老院舍宿位,供合資格長者入住。這個北上安老的構想新則新矣,但暫時只能提供寥寥數百個宿位,相對於輪候冊上的長長人龍,僅屬杯水車薪而已。長遠來說,當局必須多管齊下,除了增加本地宿位供應,還應該考慮優化上述計劃,增加北上買位數量,或擴至其他省份,務必為所有有需要的長者提供應有的照顧。

除此之外,房屋問題亦是施政報告重點之一。現屆政府將房屋問題視為施政重中之重,可惜在目前的政治環境下,拓地建屋寸步難行,至今未見太大成效。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提出未來十年興建四十七萬個房屋單位目標,被抨緩不濟急,數量不足,在這個基礎上,施政報告建議進一步加強力度覓地建屋,平均每年提供約二萬個公屋及八千個居屋單位,比長策會的初議大幅增加近四成,可見當局在這方面確實花了不少心思,問題是做不做得到呢?

再看教育及環保範疇,施政報告亦分別提出不少措施,包括未來五年增加五千個銜接學位,解決副學士升學難的問題;促進源頭減廢,以十億元設立基金支援回收業等等。項目不少,花錢也不少,惟能否化為現實,仍待時間考驗。

無可否認,相對於上一份施政報告的空泛,這份施政報告推出大量具體措施,確實令人耳目一新,不足之處是對全民退休保障計劃輕輕帶過,難免令人失望。至於發展大嶼山計劃,也僅止於紙上談兵,何時才能落實,恐怕連港府也不甚了了。

梁振英在施政報告引言開宗明義指出,當局重視長遠規劃,摒棄短期思維,其實人口老化就是長遠的挑戰,當局應該盡快研究全民退保,切實解決安老問題,這才是根本的施政之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