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人質事件幸存者易小玲在台灣成功接受下顎整形手術,日前帶着喜悅心情返港休養。然而,她三年來在香港公立醫院接受三十三次手術均告失敗的內情卻令人震驚,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竟捲入其中,被指政治介入醫療。由於性質嚴重,當局必須主動展開調查,追究責任,向公眾交代真相,還易小玲一個公道。

曾參與診治易小玲的中大前整形外科教授博昂志爆料,指易小玲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留醫期間,主診醫生能力不足,沒有詳細檢查創傷程度,而周一嶽前來探望時信口開河,告訴易兩周內不用再做手術,更是添煩添亂。事實上,易小玲首次手術後傷口出現感染,威院被指為了顧及周一嶽面子,避免令他「尷尬」,拒絕安排第二次手術補救,顯然是以行政手段阻礙醫學決定。

這項指控實在令人震驚。醫者父母心,任何醫療程序應以照顧病人利益為依歸,是否需要進行手術,何時進行手術,均應由主治醫療團隊全權負責,為何周一嶽可以胡言亂語,以一句官腔凌駕醫療決定,這不是靠害病人嗎?雖然威院重申並無因為任何非臨床因素延遲治療,惟未有直接回應周一嶽是否曾經說過有關言論,也沒有解釋為何易小玲接受三十三次手術仍告失敗,疑團顯然未解。難怪易小玲對事件感到震驚,怒斥威院「冇當病人條命係命」,要求周一嶽及醫院交代。不妨想想看,如果當日易小玲能夠獲得適切治療,或許有不一樣的結果,起碼毋須在公院飽受折騰,令她對香港的醫療水準失去信心。

易小玲的遭遇,不僅令她飽受折磨,亦嚴重損害香港醫學界的專業形象。香港整形及整容外科醫學會呼籲公眾不應因為一宗失敗個案,便對香港整形外科失去信心。可以說,在今次事件中,醫學界也是受害者,而罪魁禍首就是周一嶽,說他禍港殃民絕不為過。

公立醫院將長官意志凌駕病人利益,把官員面子看得比病人安危更加重要,已經不是管理混亂這麼簡單,而是不折不扣的草菅人命。一節見則百節知,周一嶽擔任多年問責局長,他管理之下的公共醫療體系是何等烏煙瘴氣,由此可見一斑。

事實上,周一嶽碌碌無能,堪稱庸官之首,八年局長任內領導無方,除了導致醫管局管理混亂,其他範疇也是一塌糊塗。近年公院輸錯血、打錯針、派錯藥、換錯器官等醫療事故層出不窮,還有為內地孕婦大開中門,造成雙非問題尾大不掉,也是周一嶽種下的惡果。至於食物安全問題更是狀況百出,市民食不安心,連身後事也不得安寧,骨灰龕供應長期短缺,令死者無法入土為安。

周一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惹得天怒人怨,早已被市民唾棄,當局竟然不辨賢愚,委以平機會主席重任,讓周一嶽繼續為禍,可謂咄咄怪事。港府自取其辱,民望持續低落,絕對不是沒有原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