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商人中,陳光標做生意不算出類拔萃,樂善好施卻是一等一,哪裏有災有難,就能看到他出錢出力。他也贏得全國抗震救災模範、中國首善等名號,溫家寶曾稱他為「有良知、有感情、心繫災區的企業家」。此等人物自然也受到老百姓的好評,大家尊稱他為標哥。

樂善好施不是標哥的唯一標籤,他還有另一能耐:善於炒作。比如去年底,陳光標用十六噸重的人民幣百元鈔票堆成牆,在鏡頭前大秀特秀,以推動經濟大普查。經濟普查是為摸清家底,方法無非是看看帳本查查稅額而已,斷不至於一張張地清點企業鈔票。不過標哥以無厘頭的舉動,不花錢就佔據了大量報紙的版面,又一次炒亮了自己。

但就眼球效應來說,秀錢牆還只是一個土豪的小聰明,聲稱要收購《紐約時報》的舉動,才算是一個精明商人的大智慧。這場收購八字還未見一撇,耿炎直此番議論,實際上也着了他的道,幫他免費做了一回廣告。明知如此,還不吝筆墨,是因從陳光標的話語和行為中可看出內地商人共有的話語特徵和行為理念,如語不驚人死不休——「只要能收購《紐約時報》,我會毫不猶豫傾盡家產」;辦法總比困難多——論其資產不足以收購像《紐約時報》這樣的國際性大報,不過標哥已經想好辦法,與本港某位商人共同出資;金錢是萬能的——「只要價格合適,沒有甚麼買不到」。

內地多數商人還常常將個人行為賦予愛國意識。標哥要收購《紐約時報》的原因中,有一條是該報「很難對中國作出客觀公正的新聞報道和評論分析」,若收購成功,「最終目的就是增加這張報紙的真實度和客觀性,重塑其公信力和影響力」。如此說來,標哥捨近求遠就令人費解,本港不就有這麼一家以賣國賣港為榮、喜歡編造謊言、公信力包尾的爛果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