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內地抗日劇濫竽充數爛鬥爛,究竟濫到哪個地步,爛到哪個程度呢?

最近有一部熱播的抗日劇,描述一名抗日志士思念已故女友的場景,配樂竟然用上日本動漫《火影忍者》的插曲《空蟬》,端的是編導不知亡國恨,抗日猶唱東瀛曲!此曲一出,網絡起哄,罵聲與笑聲交雜不斷──看來,那導演是個不折不扣的日本迷,朝看動漫劇,夜對蒼井空,乃鑄成今天的神劇神曲,名為抗日,暗中媚日。

卻說這年頭,這國度,神劇層出不窮,日曲抗日還不是最搞笑的,小生曾見過一部爛中之爛的巔峰絕作,劇中抗日英雄竟可徒手將日本鬼子撕開兩邊。事到如今,又有創作人將問題歸咎官方嚴管媒體,這也寫不得,那也拍不得,唯一有市場而又政治正確的做法,就是一窩蜂拍抗日劇云云。小生認為,此話雖有一定的道理,卻不能成為創作人的推搪藉口,縱觀古今中外,從來不存在所謂「零限制」的創作環境,不管那限制來自政治、商業還是社會主流思想,能夠戴着腳鐐跳出最優美的舞蹈,才是一名出色的藝術家。

忽然想到聖方濟各的名言:「用雙手工作的是苦力,用雙手及頭腦工作的是工匠,用雙手及頭腦加用心工作的是藝術家。」創作人甘當工匠,作品當然不具藝術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