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揚言,隨着香港步向高齡社會,勞動人口下降,政府收入逐步減少,而社福、安老及醫療支出則持續增長,需要動用財政儲備支持公共開支,但總有用完的一天。言猶在耳,當局已經自打嘴巴,政府花錢大手大腳,工程項目超支陸續有來,就算坐擁金山銀山,遲早難抵敗家子揮霍無度。事實在在證明,造成財政負擔的不是人口老化,而是港府花錢如流水的大花筒作風。

港府規劃多年的蓮塘香園圍口岸及相關工程,即將全面動工,預期在二○一八年落成,將成為港深兩地第六個陸路口岸,由於工程費用超支,須向財委會申請追加撥款,最新數字已由原來逾一百六十二億急增至二百四十八億餘元,超支達五成二,幅度令人咋舌。事實上,這類動輒過百億元的大型基建工程,超支已成慣例,即使今次順利追加撥款,也難保在長達五年的施工期內不會變成無底深潭,納稅人除了肉隨砧板上,別無選擇。

每次有工程項目超支,當局總是藉口多多,今次也不例外,發展局指重型土木和機電工程價格飆升,加上隧道工程岩土狀況差劣增加施工困難,導致成本飛漲。問題是,蓮塘口岸計劃早於○六年提出,由規劃到展開工程勘探長達七年,為何要拖到全面動工之際才發現地質問題?早前涉及蓮塘項目的前期工程已經超支逾五億元,不能不令人質疑當局是否有做好事前評估,還是只經粗疏計算便提出撥款申請。

正如早前港台計劃興建新大樓,造價由○九年十六億元大增至逾六十億元,漲幅近三倍。令人莫名其妙的是,官員在立法會解釋嚴重超支原因,竟然無法交代新大樓多個樓層的佔地用途,而計劃增設二十四小時新聞台頻道,更被指業務與現有三個商營電視台重複,變相增加港台人員編制。當局口口聲聲審慎理財,一分一厘都要用得其所,實際上浪費無度,不少基建預算超出實際需要,工程費用一闊三大,等於掟錢落海。

再說,當局規劃工程一向唱慢板,議而不决,决而難行,拖拖拉拉,造價自然隨通脹水漲船高。如果當局加強效率,減少無謂爭拗,相信單是每年節省的超支費用已相當可觀,可以轉投於更多民生用途。

前朝曾蔭權政府好大喜功,當年盲目推動十大基建,帶來的問題不止是經費超支。由於沒有考慮施工次序,多項工程同步進行,而且多集中在九龍區,環保團體形容九龍儼如大地盤。除了造成噪音、空氣污染和交通擠塞等問題,也導致建造業人手更加短絀,勞務及建築機械成本大增,都直接影響工程費用急漲。貪曾人走茶涼,遺禍深遠,相關問題還將陸續浮現。

善財難捨,冤枉甘心。當局對扶貧紓困斤斤計較,一味狼來了,財政預算案尚未諮詢完畢已捂緊錢袋子,但對基建工程開支卻缺乏監管,大筆一揮,就不知浪費多少民脂民膏,怎能不引起民怨沸騰。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