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今天,十二月三十日,香港藝壇天后大姐大梅艷芳逝世。

十年過去,香港經歷過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多樣複雜,比梅艷芳的百變,更層出不窮,更叫人眼花繚亂。

內地雜誌《三聯生活周刊》,今期,紀念梅艷芳逝世十周年,做了一個「似是故人來」的專輯,派員來港採訪,問我梅艷芳的文化價值,毋須考慮,我說她是「香港女兒」。

梅艷芳的一生,恰恰就是香港的縮影。

生於一九六三年的阿梅,自幼喪父,五歲人仔便跟媽媽跑江湖,賣唱養家,十多歲便要輟學,全職賣藝,賺錢供兩個哥哥讀書;到十八歲贏得無綫首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從而,走上天后之路。

樣子不漂亮,說話不甜美的梅艷芳,未成名前,只能客串電視台的路人甲乙丙,不起眼,但她性格的豪邁,她的經歷過程,跟香港發展的軌迹,卻完全一樣。

六十年代,香港窮困,物資匱乏。香港「生父」無影無蹤,只得個「事頭婆」契媽睇住,但她只是利用香港生財套現。香港面貌落後,無國際地位,講嘢無say,後來的成就,係全靠香港的刻苦、堅毅和拚搏;加上,食正世界發展大潮流,人們須要新思維、新刺激,天時地利人和走在一起,便造就成一顆東方之珠。同樣,藝壇明珠也盡顯光芒。

梅艷芳溘逝十載,香港歌影視圈亦沉寂不振,此地再無法孕育出另一梅艷芳級數的天后。

這十年,香港大大小小任何事宜同樣沉疴不起,了無生氣。此地泥土淤臭、乾裂,生長茂盛的,若非樣衰巖巉醜陋,就是放毒吃人的怪物。

芬芳吐艷,已成絕響!

彭志銘

次文化考古學家,對城中潮語有深入研究,博徵博引,廢官廢人行埋一邊。

歡迎add我facebook一齊(目及)實政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