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倪敏燕報道】新界西洪水橋新發展區第二階段諮詢於十月完成,面臨滅村的不止非原居民,更有傳統工業發源地— 洪屋村。村內保留全港碩果僅存的大型船隻車葉鑄造廠,已有三十年歷史,保留了傳統鑄銅技術,透過燒砂製模;廠戶批評政府冷待本土工業,難得落戶洪屋村又要被迫遷,盼政府助廠戶覓地搬遷。由廠戶組成的洪屋村商會指,待第三階段諮詢展開,落實搬遷及賠償安排後,商會會開會討論是否接受安排,若賠償及搬遷安排欠佳,不排除就收地決定提出司法覆核。

黃永業欲繼續傳承大型船葉鑄造手藝,但擔心收地後,難覓地再建廠。

何志榮說,切割石材時發出嘈音及灰塵,難得覓到洪屋村樂土,實在不欲搬遷。

張達興擔心隨工業北移,屆時爆水喉也要待內地切割送港,最終受苦的也是香港市民。

根據發展計劃,洪屋村被劃作醫院及專科診所用途,擬建天水圍醫院,而該村現分為工廠區及住宅區,工廠區約佔八十萬平方呎,多屬私人土地,現有二十六間工廠,二百多名員工。

銅鑄車葉碩果僅存

四十五歲的黃永業自小在船葉廠長大,協助叔叔經營永聯五金鑄造廠,回歸前船葉生意風光,「做單做到無停手,甚至推單唔做o架」,開爐熔銅鑄鐵至倒模成型,都由兩叔姪負責,技術幾近失傳,全港僅該廠鑄造五百磅大船車葉,僅憑圓周及斜度可設計車葉,無需起初模。即使船廠北移,船葉廠仍掙扎求存,價錢較內地每斤平十多元,對政府收地感無奈,而本港難覓能承受高溫及煙霧的土地,望政府協助。

在村內經營十多年的雲石廠綠星雲石設計,員工何志榮指,切割石材會發出嘈音及灰塵,不能近民居,過去有雲石廠因被投訴而結業,而雲石打磨及車坑是藝術,弧度彎位也要靠人手打磨,因不少名店及會所也會選用本地廠的產品,故本港雲石廠仍具潛力,但因石材又大又重,工廈升降機無法承受,冀政府協助覓地搬遷。製作水喉接駁位的水喉公司老闆張達興擔心政府將土地側重房屋發展,令工業北移,若爆水喉也要待內地切割送港。

商會表示,明白該村擬建醫院,廠戶能不遷不拆的機會極微,正約見發展局,冀改善收地安排,並批評政府冷待本土工業,欠工業地規劃,盼政府收地時協助廠戶覓地搬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