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令人心情舒暢,更可減少患情緒病機會。中文大學調查發現,有定期運動習慣的受訪者,患情緒病風險僅百分之三點七,相反毫無運動的人,患病機會則高達一成四,兩者相差近三倍;調查又發現,若定期運動同時包含帶氧運動及太極、瑜伽等身心運動,預防情緒病效果更佳,發病率可進一步降至百分之三。精神科專家指出,身心運動有助集中精神及協調呼吸,使人放鬆心情,等同副作用極少的「心靈藥物」,建議市民每星期做至少兩次達半小時以上的運動。

黎先生患情緒病多年,自建立跑步習慣,病情轉好不須再服藥。

中大身心認知運動中心設有可「倒後行」的跑步機,林翠華(右)解釋逆向步行時須專注協調身體,從而能改善情緒。

運動類型減低的情緒病風險

「跑步出身汗,成個人似輕咗幾十斤!」五十四歲的黎先生受焦慮症及強迫症困擾達十年,發病時要靠藥物紓緩心翳等病徵,但身心狀態只回復至患病前的六至七成,自從數年前建立跑步習慣,狀態可提升到八至九成。他指運動的療效驚人:「服藥量逐漸減少,兩年前可停藥,情緒低落就運動,好似自己幫自己開藥咁。」

6%港人情緒病高危

六十歲的麥女士患焦慮症,充斥負面想法,「老闆想升我職,自己都唔想升。病情一路拖,仲諗過自殺,食藥後先好番啲。」之後她持續運動,「開心咗好多,藥都食少咗。」有驚恐症的覃女士則常跑步和做器械訓練,暴躁情緒減少,待人也較寬容:「以前老公做錯少少嘢都唔順眼,依家睇開咗。」

中大醫學院陳慧慧基金身心認知運動中心今年中以電話訪問二千七百多名港人,僅半數人有定期運動(每周運動最少兩次,每次半小時或以上),四成四人不定期運動,百分之六更毫無運動。運動者當中,最多人做跑步等帶氧運動,其次是伸展運動及步行,百分之七做身心運動,僅一成人同時做帶氧及身心運動。

中心主任林翠華指,調查中約百分之六人屬情緒病高風險一族,應接受專業治療,而運動愈多,患病風險愈低,他指:「運動可減壓,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水平會上升,紓緩抑鬱。」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說,調查首次證明僅步行或跑步等未必可改善情緒,反之太極、氣功、瑜伽、催眠及打坐等身心運動較有效,因後者要求精神專注及協調呼吸,真正讓心情放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