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騷人墨客聚會,無酒不成歡,無酒不成詩。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李白的「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歐陽修的「好酒能消光景,春風不染髭鬚」,辛棄疾的「千古光陰一霎時,且進杯中物」,如此等等。可以說,歷來文人皆酒鬼,最有名的酒鬼則是晉代劉伶,他走到哪喝到哪,常要求僕人背一把鋤頭跟住他,若他醉死了,就地掘土埋葬之。

古人飲酒作詩,亦以酒入詩,留下多少千古名句及佳話,成為中華五千年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一點必須注意,古人飲酒都是自己掏腰包,即使有人相請,最多以詩詞書畫相贈,不涉官商勾結,不涉以權謀私。譬如一位叫汪倫的人盛情邀請李白入莊作客,好酒好肉好招待,李白以一首《贈汪倫》回禮,描寫其好客以及李白的感激之情,那一份真摯友情純潔似泉水,濃烈如酒精,至今叫人回味不已。

中國人好酒傳統仍在持續,官場飲宴之風尤盛,只可惜現代官僚雖然有劉伶之酒量,卻無劉伶之才思,飲酒吟不出詩,只能講一堆不知所謂的垃圾廢話;留不下佳話,留下的是一連串貪腐醜聞。同一日,香港三位前朝高官面對各自的尷尬,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豪宅僭建,其妻被判罪成,罰款十一萬元;另一位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債台高築被法庭頒令破產;而涉嫌茅台酒換政協的前廉政專員湯顯明,則被立法會帳委會發報告嚴辭「痛斥」。

三位前高官各有各醜,但也有兩個共同點:一、都是前特首曾蔭權爵士的「朋友」;二、都貪杯中物。貪曾嗜酒如命,下台後仍將內地贈送特區、價值一百多萬元的珍版茅台帶走,令人側目;而湯顯明則開創廉政公署以茅台酒酬客之先河,醉貓形象深入人心。單憑這一點,貪曾及貪湯就足以史上留名,遺臭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