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統治香江時,沒有所謂「政治化」問題,相反,各方都還很看不起「香港人政治冷感」,是「政治白癡」,只會當「經濟動物」。香港回歸初期,輿論還認為港人由於太長時間「政治冷感」,因此沒有政治人才,港人治港無從實現,只能把香港搞得一團糟。

不過,香港回歸後一段時間,朝廷和港人出現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嫌香港變得太「政治化」,指香江已成「政治城市」。而且這種「政治化」似乎正在把香港引向深淵,香江「國際經濟金融大都市」的地位和功能正在受損,罪莫大焉。

其實在港英時代,香港也有過十分「政治化」的歲月,那就是受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強烈影響,香江左派、土共發動六七年「反英抗暴」運動。這場運動的目標是要打倒英帝國主義,讓英國佬滾回老家去;要「解放香港」,讓香港回到祖國懷抱,香港人要當家作主,不能再當英國佬的「順民」,不能再受英帝國主義的剝削壓迫。

港英當局「殘酷鎮壓」六七暴動,抓了很多人,查封了左派機構和報館。香港華人社會當時也分裂得很厲害,不少華人社團、資本家、工商界人士發表聲明、刊登廣告支持港英政府的鎮壓。當時中南海並不想收回香港,知道這是內地文革、極左路線惹的禍,於是叫停暴動,並「安撫」英倫,稱北京無意收回香港。有了這一訊息,港英放開手腳「平亂平暴」。這之後,港英又推出「懷柔政策」,大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場「政治化」鬧劇遂被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