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管局管理層就增建第三條跑道後應否興建商業中心出現意見分歧,在各不相讓之下,演變成有人憤而辭職的鬧劇,令發展計劃平添變數。表面上這是機管局內部的爭拗,實際上這恰恰是港府施政寸步難行的縮影。

本來,內部意見不同十分正常,只要從香港根本利益考量問題,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遺憾的是,隨着機管局內鬥表面化,局面更難收拾,第三條跑道和商業中心工程落實無期,受影響的不只機管局,隨時拖累香港整體競爭力。

事實上,機場增建第三條跑道,已不止於應付未來客貨運量增長的問題,而是如何配合大嶼山周邊地區發展。特首梁振英日前表態支持發展大嶼山及機場,認為隨着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重點西移,位處香港西部的機場具有更大經濟價值,用途不應只限於過關口岸,需要加快發展。

問題是說易行難,空有良好意願是不夠的,必須坐言起行才能成事,否則只會淪為紙上談兵。現屆政府上台一年多以來,施政舉步維艱,連機管局內部的人事糾紛也擺不平,要加快發展大嶼山和機場,真是談何容易。

早在董建華年代,港府已經提出發展大嶼山,計劃興建新貨櫃碼頭和物流園,可惜一直流於空談。近年隨着香港經濟環境轉變,原有規劃已經不合時宜,發展大嶼山必須以全新的經濟戰略眼光考量,重新定位。現屆政府上台後,將發展大嶼山重新提上議事日程,銳意釋放大嶼山潛力,既有助解決土地不足難題,又能夠打造新經濟重心,由原來以物流業作主軸,轉為零售服務業中心,迎接日後港珠澳大橋和內地旅客持續增長帶來的龐大商機,可謂一舉多得。可惜計劃雖好,但在目前的社會和政治環境之下,做不做得到實在令人懷疑。

昨日因,今日果,港府推動基建躊躇不前,惡果正在陸續浮現。立法會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香港今年可能跌出全球貨櫃港三甲位置,繼被新加坡及上海超越之後,今年將進一步被深圳迎頭趕上。香港在○五年仍然位居世界最繁忙貨櫃港榜首,可惜隨着競爭力每況愈下,不過八年光景便淪落到如此地步,這固然與對手奮發圖強有關,更根本的原因是香港原地踏步,一味食老本,沒有及時增建貨櫃碼頭泊位。深圳今年首九個月的貨櫃吞吐量已超越香港,這是香港蹉跎歲月的必然結果,長此以往,其他內地城市亦隨時後來居上,香港只能淪為三流港口。

「人事年年改,生涯步步差。」香港一再錯失發展機遇,除了港府施政無能,亦由於社會愈來愈政治化,整天內鬥內耗,根本沒有人關心如何推動經濟發展,如何改善民生。今時今日,政治議題蓋過一切,連關乎長遠發展的基建大計也是只問立場,不問是非,香港步向邊緣化何足為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