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通街大學生,一紙證書不再是搵工保證。過去十五年,文科學士畢業生平均起薪點竟比九七年下跌約半成;即使商科畢業生也只增加約一成多,難追通脹。學位貶值,加上職位難求,有大學畢業生轉做地盤工,更有金融系畢業生在廟街「睇檔」。有學者直指,政府欠缺前瞻性的人力資源方針,令畢業生未能投身合適工作;有立法會議員更批評,副學士課程也未能符合職業市場需要,令學生學無所用,反孭上重債。

Alex為大學畢業生,惟決定投身建造業,做地盤機手。

阿希與阿謙雖為金融系學士畢業生,但因找不到合適工作而在廟街「睇檔」。

昔日大學生是天之驕子,現在已經今非昔比。

學生心聲
麥先生(大學生):「過往特首話提供多啲大學生學位,反而搞到學位貶值,政府應該開多啲在職培訓,畀我哋拎經驗。」

王小姐(大專生):「(本港)學位已經好飽和,如果要我做勞動力工作,要有興趣同收入理想先會考慮。」

「搵唔到工,惟有跟老竇做地盤!」修讀統計學的Alex,去年大學畢業後,曾欲投身紀律部隊,惟因視力問題不獲取錄,面試文職工作又處處碰壁,其父遂建議他加入建造業,「我做咗一年機手,主要揸吊雞車,負責挖掘、落石屎之類!」Alex現時日薪約九百元,較一般大學畢業生起薪點高,「依家周街大學生,我又唔係咩名牌大學出身,搵得咩工?有學位,咪就係搵嗰一萬頭,依家我有兩萬蚊人工,幾滿意喇!」

被問及親友對「大學生做地盤」有何意見時,Alex坦言:「開頭有啲逃避去朋友聚會囉!都唔知佢哋點諗。」幸好家人及女友亦很支持他,認為職業無分貴賤。Alex更決定會考取多些「機手牌」,向管工之路進發,並考慮在儲到第一桶金後創業。

起薪點難追通脹

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料,去年學士文科畢業生平均起薪點為一萬三千元,比九七年下跌約半成;理科畢業生的平均起薪點在十五年來亦無增長,維持一萬三千五百元;去年商科畢業生平均起薪點則較九七年升逾一成,至一萬四千多元。但以八大院校全日制學士畢業生的平均起薪點計算,雖然去年比一一年上升百分之二點七,惟仍然低於同期通脹率百分之四點一;而去年全日制學士畢業生的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亦比前年平均上升約百分之一。

「香港係金融主導又點?我係金融系畢業咁又點?我唔再奢望有啲咩前景,優勢就更加唔使講!」三年前與老友阿希同畢業於金融系的阿謙表示,兩人曾從事銀行銷售工作,惟難敵「孭quota」壓力雙雙辭職,怎知整年坐「冷板櫈」。「我唔係揀擇,搵咗成年工,都冇咩回音,我連酒店『炒散』(兼職侍應)都做過!」為了生計,阿謙在阿希父親的廟街檔口「睇檔」搵食,並與阿希拍住上,一起售賣磁石紀念品。阿謙說:「以日薪計,賣到嘢再分佣。梗係冇一萬蚊(月薪)啦!」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會長鍾耀華認為,香港經濟結構狹隘,造成產業單一,令非商科和專科學生較欠前景;而近年礙於商科學生人數飽和,他發現大學生已逐漸「識揀」,沒有盲從選商科。

藉進修逃避現實

「政府應有長遠人力資源方針同社會發展藍圖,例如美國會公布各工種嘅發展潛力,提供參考數據,從而可以引導年輕人投身合適工作。」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社會科學及教育學部總監崔日雄指,現今不少大學或大專生願意投身社會地位較低和厭惡性工作,或自願減薪做白領工。不過亦有大學生不甘「紆尊降貴」從事勞力工作,以進修為藉口逃避現實,以非專業學科尤其嚴重,「佢哋連想做咩工都唔知!」他舉例,很多修讀管理系的學生,從事非相關工作而感到挫敗,他建議學生調整心態,不應只顧學歷。

副學士脫離市場

「搞平嘅課程、收貴嘅學費,學生得到只有債!」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更批評,銜接學士學位的副學士課程,亦未能配合職業市場需要,較台灣及內地遜色。葉認為開辦副學士的學府受成本結構束縛,導致偏重文、商科課程,「呢啲科配合唔到職業市場和學生需要,變得唔實際。」他指政府有必要檢討副學士的發展方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