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電視發牌事件引起各界關注,當局沒有履行承諾發出三個免費電視牌照,令市民憤怒。除了免費電視牌照,當局過去多年來亦沒有兌現承諾,落實公眾頻道的開設。

開設公眾頻道的構思由來已久,早於九十年代初,當局計劃向有線電視發出收費電視牌照時,便有不少社會人士要求政府必須規定有線電視提供公眾頻道,立法局更於一九九三年通過動議,要求政府設立公眾頻道。

雖然各界強烈要求有線電視開設公眾頻道,但政府卻沒有認真進行相關工作。政府九三年向有線電視發出收費電視牌照時,曾參照美國模式,規定有線電視必須開設公眾頻道。至九五年,政府表示會研究增設多條公眾頻道的可行性。然而,當局仍未落實增設公眾頻道的建議,認為不應以公帑支持為少數社群而設的公眾頻道。此外,當局亦沒有迫使有線履行增設公眾頻道的條款。基於政府的漠視及疏懶,有線電視至今仍沒有為公眾開設的頻道。

公眾頻道在歐美有數十年歷史,多個歐美國家均以牌費及收費電視台的收入資助公眾頻道,例如丹麥政府,以部分電視牌費收入及商營電台和電視台收費支付公眾使用電視頻道的開支。不少地區如以色列,由地區政府直接資助公眾頻道的節目經費。部分國家如英國、芬蘭,更允許公眾頻道播放商業廣告及接受贊助。

公眾頻道在世界各地均是凝聚社區,為弱勢社群、宗教團體、少數族裔及教育組織發聲的重要平台,若政府及收費電視能協助社會人士開設公眾頻道,各個社群便可透過頻道各抒己見,不但可增強社群間的互信及了解,更可令節目內容多元化。開設公眾頻道,會為現時沉悶的廣播行業帶來新景象,在香港電視被拒發牌之際,未嘗不是一個可行的新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