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輝(假名),今年二十歲,中七畢業後,因成績未如理想,未能考取大學學位。他做了兩份工,每份工都做不長,最長那份只是三個星期。其後,再沒有找工,只留家中打機、上網。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半年,日日如是。

阿輝的媽媽(下稱輝媽)開始不耐煩,見阿輝不是打機,便是睡覺。輝媽認為阿輝十分懶惰,一有時間便催促阿輝去找工作。有時候甚至乎罵他。兩母子便開始經常吵架,大家心情變得愈來愈躁。日復日,阿輝開始三不:不洗澡、不出街、不談話。輝媽跟朋友商量阿輝的情況,友人建議找社工或精神科醫生幫助,因阿輝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初時,輝媽都半信半疑,認為阿輝只是懶和「鬥氣」,可是再過多幾個月,阿輝愈來愈差,開始自言自語,自己傻笑。經多番勸告,阿輝始終不願意去看任何醫生。輝媽最後找社工協助,並轉介至精神科外展隊上門評估。

經過外展隊評估後,阿輝被診斷為患上思覺失調。阿輝最終亦願意接受精神科治療,經過年多的治療,阿輝病情明顯好轉,甚至乎已找到工作,重新上路。

患思覺失調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病徵。最初患者可能只是對身邊事物失去興趣、性格轉變或做事難以集中精神等等,如身邊友人或親人有如此迹象或精神有異樣,應盡早尋找醫生協助,接受評估。身體有毛病,我們尚會去做身體檢查,更可況是精神健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