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牌照風波」是一堂寶貴的通識課,同學可從不同政府官員和半官方人物面對傳媒的答問,評估他們的答案是否合理和充分。而且,免費電視牌照爭議影響層面廣泛,持份者涵蓋政府、兩持牌免費電視台、免費電視台申請者、電視藝員、市民等。

顧問老師:通識研究協會主席馬震寧

自上月中至今,有關「電視牌照風波」的新聞報道不絕於耳,不同持份者都表達各自立場、意見和考慮因素。在資訊爆炸年代,同學可在電視、報章、社交網站等接收到新聞資訊。要將這些資訊加以整理,並獨立、多角度和批判思考上述事件,不妨撰寫時事評論。

撰寫時事評論有助建構個人觀點和立場。舉例如同學評論的方向可以是決定發新免費電視牌照的考慮因素。觀乎「電視牌照風波」,政府處於進退兩難局面。若不發出新免費電視牌照予香港電視,將面對香港電視司法覆核。若政府向免費電視台申請者發出免費電視牌照,也可能面臨其他電視台的司法覆核。由此可見,同學可理解到政府需要從多方面考慮,平均各方利益,才能有機會避過這場牌照風波。

同學亦可指出,政府最大敗筆是以「擠牙膏」方式回應傳媒和業界質詢,不願公開有關新免費電視牌申請的評分標準。因此,政府難免被公眾懷疑發牌是否從「單一角度思考」,只考慮政治因素。同學亦可建議政府多從市民角度和節目製作質素方面考慮。畢竟,大多數市民就是希望免費電視質素提高,不希望創意工業變成倒模工業。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