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一改前朝鴕鳥政策,早前破天荒劃出貧窮線,作為制訂扶貧措施的依據。然而,劃線容易扶貧難,如何確定扶貧優先目標,如何平衡短期與長期扶貧政策,都極具挑戰。如果當局以為派錢津貼就可解決問題,那就太天真了。

港府扶貧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低收入補貼,就優先照顧有供養子女的在職貧窮家庭達成初步共識。部分委員認為,只要有關家庭活在貧窮線以下、有最少一人工作,都應獲得補貼。亦有關注團體指出,全港十五萬六千個在職貧窮家庭佔四成是沒有子女,但可能要照顧長者,委員會照顧應全面一些。

供養子女的沉重負擔,是不少家庭陷入貧窮的主要原因,正如統計顯示,目前兒童貧窮比率約為三比一,遠高於整體的五比一。在這種情況下,當局向需要供養子女的貧窮家庭伸出援手,無疑可以紓緩他們的生活壓力,有助防止跨代貧窮。問題是,現時貧窮人口數量驚人,除了貧困兒童外,還有殘疾人士、無依長者、新移民等等,究竟哪一類人最需要幫助?接受扶助的界線又應該如何釐定?是一個永遠也說不清的問題。不管當局如何制訂政策,怎樣投放資源,都難免順得哥情失嫂意。再說,面對各種各樣的貧窮人士,若港府一味小修小補,不斷分門別類制訂扶助措施,勢必帶來高昂的行政成本,未能發揮公帑的最大效益。

事實上,港府以入息中位數一半劃定的貧窮線作為扶貧準則,本身便有可議之處。舉個簡單例子,一對沒住公屋、沒領綜援的夫婦,收入僅僅高於貧窮線,扣除每月租金後,處境並不好過公屋居民及綜援戶,當局採用相對貧窮概念,以收入水平簡單界定貧窮線,勢必令他們淪為「隱蔽貧窮」,失去應有的關注與支援。不久前有大學採用絕對貧窮的標準,具體量度衣食住行等不同範疇的開支,結果發現未能以每月收入應付日常生活的港人高達一百四十七萬,遠高於當局推算的一百三十一萬貧窮人口,便充分暴露官方貧窮線的局限性。

常言道,錢解決得了的問題就不是問題。過去幾年,港府總共花了逾二千億元「派糖」,結果有目共睹,貧窮人口不減反增,甚而墮進「愈扶愈貧」的怪圈。說穿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派錢紓困不如助人脫貧。不管當局如何釐定貧窮線,制訂多少福利政策,派出多少金錢,都只能治標,惟有將經濟蛋糕做大,創造更多職位,為基層打工仔提供更多的就業選擇,才是治本之道。香港貧窮人口之所以不斷增長,根源在經濟結構單調,低學歷、低技術打工仔叫價能力低,致使在職貧窮問題愈演愈烈,港府一日不解決這個根本問題,扶貧必然事倍功半。

正如古詩所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推動產業轉型,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讓社會不同階層雨露均霑,方為長遠的扶貧之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