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追不上通脹,愈來愈多年輕人「瞓身」投機炒賣。近年不少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盡地一煲」,辭去穩定正職,全身投入金融市場。有九十後青年在家人鼓勵下「炒輪」,豪蝕近百萬元由家人代還;又有銷售員炒衍生工具獲利,索性辭職借錢炒賣,最終欠債二十萬元。有戒賭機構發現,近年二十五歲以下沉迷投機的病態賭徒求助個案有上升趨勢。社工指年輕人缺乏工作目標,短期獲利後泥足深陷,最終走上負債之路。

Tim曾一度放棄工作,成為全職炒家,終欠債離場。

投機活動雖風險較高,但本小利大,吸引不少年輕人。

曾小姐(大專生):「第日都想投資賺多啲錢,不過會保障自己,唔會炒窩輪嗰啲,風險太大。」

徐小姐(大專生):「自己將來都有興趣投資,不過始終有風險,唔會全部積蓄攞去投資。」

年長一輩總相信只要肯捱肯拚,總有出頭天。但時代變遷,薪金儲蓄趕不上樓價升幅,不少正值拚搏期的年輕人把希望轉移至「搵快錢」的投機炒賣上。

母鼓勵瞓身炒輪

九十後青年阿賢(化名)中七畢業後就到證券行工作,二十歲的他月入約一萬五千元,但他直指「搵得咁少,幾時夠錢結婚呀?」在母親鼓勵下,阿賢「瞓身」炒輪,工作成了「副業」,惜窩輪市場瞬息萬變,眨眼就輸了約三十萬元,阿賢未有被嚇怕離場,半年後再出擊,惟又一次「炒燶」,虧損更達六十八萬元,最後近百萬元欠債需由家人代還。

「打份牛工得咁少錢,炒兩轉都有(一個月人工)啦!」兒子投資失利,阿賢母親仍鼓勵他再接再厲,阿賢卻心感愧疚,在社工協助下才重拾正確理財之道。

贏少少愈玩愈大

二十五歲的Tim(化名)自一一年起狂炒牛熊證,當時仍是銷售員的他月入約二萬元,「當時做嘢做到個人好忟,又睇唔到前路。」加上幾次投資得利令Tim有感投機收入較打工高,「你會覺得份工係阻住你搵錢!」今年七月他辭職成為全職炒家。

「開頭本金八萬,玩咗兩三日就有十一萬啦。」辭職後的Tim以積蓄及銀行貸款為投資成本,「嗰時個心雄咗,就愈玩愈大。」結果一日最高峰輸了三萬元,Tim再貸款「翻本」,最終令他在兩個月間,欠債二十萬元。「件事唔係錯,錯係自己控制得唔好。」對於投資滑鐵盧,Tim未感後悔,雖然被迫重投職場還債,但他打算還清債務後,三十歲前再衝刺,他堅持打工不能達到「使幾多都唔擔心」的理想,更難以圓上車夢。

青年乏工作目標

根據東華三院平和坊戒賭輔導中心數字顯示,二十五歲或以下沉迷投機而求助的個案,由一一年的不足一成,上升至去年的一成三。東華三院平和坊戒賭輔導中心主任楊枬英指,資訊流通讓年輕人容易接觸金融投資,而部分年輕人缺乏工作目標,更辭工全職炒股。

楊指投資與投機不同,投資是長時間賺取合理回報,投機是短時間賺快錢,她直指投機心態不可取,一旦沉迷分分鐘會破產。

「比起早五年,的確多咗七至八成啱啱畢業嘅年輕人炒股。」基督教新希望團契總幹事莫玉蘭指,當中有六至七成求助者因投資炒賣欠債,需由家人清還。她擔心情況每況愈下,令社會缺少新勞動力。

此外,學生資助辦事處資助及貸款計劃在上學年有二百八十名學生貸款人申請破產,比前年增加一成七。「呢幾年比起二千年初,我哋同年輕人搞破產嘅個案,大概升咗五成,好多係二十至二十五歲!」法律界人士孫楚雍指,年輕人破產原因眾多,當中與開支大及炒股失敗等有關,加上借貸容易,令他們難抵誘惑。

若你有以下情況,可能是出現病態炒股症狀:

‧腦海充滿炒股的事情;

‧愈炒愈大,甚至借錢炒;

‧唔炒的時候,會坐立不安;

‧ 會講大話來隱瞞自己的生活,包括工作/學習或與朋友/家人的關係;

‧需要借錢來紓解因炒股引致的財政困境;

‧為了籌集炒本,甚至作出非法行為;

‧用炒股來逃避唔開心的情緒或問題;

‧輸了錢之後會再下注,希望贏番輸了的錢;

‧多次嘗試控制或減少炒股行為,但不成功。

資料來源:東華三院平和坊戒賭輔導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