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官字兩個口,其實打着「為民喉舌」作幌子的政客何止兩個口,為了爭出位撈取選票,無所不用其極。房屋問題困擾香港社會多年,已成為民怨之源,雖然當局努力拓土建屋,奈何政客每每以個人政治利益凌駕公眾利益,處處阻撓,正是導致現屆政府房屋政策寸步難行的原因之一。

當局月前發表諮詢文件,估計未來十年須興建四十七萬個房屋單位,公私營比例約為六比四,方能扭轉房屋供求失衡現況,可惜說時容易做時難,港府估算,起碼有七至十萬個單位的建屋土地無着落。房屋發展大計隨時淪為牆上畫餅,現屆政府將難以兌現協助「基層上樓,中產置業」的施政承諾。事實上,截至今年六月,公屋輪候冊已接近二十三萬人,其中近二萬人超過「三年上樓」輪候期,可見樓價高企,有愈來愈多無殼蝸牛加入輪候公屋行列,其中逾兩成申請人更是三十歲以下單身人士,反映不少年輕一代無信心日後有能力置業,寧願選擇入住公屋。

解決房屋問題,治本之道在增加土地供應,就算拓土計劃全面落實,也不能一蹴而就,在中長期措施逐步見效的過渡期內,只能透過行政措施壓抑市民置業需求,防止樓價持續飆升,換取樓市一段相對穩定期。港府自去年底和今年初接連推出印花稅雙辣招,一度令樓市交投轉趨淡靜,同時觸動既得利益者,以致雙辣招立法無期,最近有發展商陸續以補貼買家印花稅方式售樓,變相為辣招減辣,樓市再次蠢蠢欲動,可見市民剛性置業需求龐大,一旦辣招心理效應消退,樓市只會重拾升軌,行政措施勢告前功盡廢。

短期辣招難以治標,長遠拓土計劃又面對種種政治因素,以致阻力重重,至今仍是原地踏步。當局建議改變部分市區土地用途,提高地積比率增加發展密度,紓緩部分土地供應不足壓力,可是在地區層面諮詢時幾乎毫無例外遭受反對,政客乘機抽水,譏諷當局「盲搶地」。以拖延多時的大磡村用地發展方案為例,幾經修改公居屋比例及建築高度,仍難逃被指製造屏風效應,加劇地區交通負荷,落實無期。

凡事政治化的結果,是房屋問題愈來愈嚴峻。去年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掀起軒然大波,除了持份者群起反對,更被反對派政客妖魔化為挑動中港矛盾的政治議題,至於在洪水橋的另一個新市鎮發展計劃,還在初步諮詢階段,反對聲已經此起彼落,長中短期的拓土計劃均陷於研究復研究,諮詢復諮詢的空轉困境,港府要解決房屋問題,豈能不一籌莫展。

前朝曾蔭權政府坐視土地供應失衡,導致樓市失控,現屆政府意欲撥亂反正,從增加土地供應入手,令人側目的是,政客一方面要求增建公私營房屋,一方面又千方百計阻礙開闢房屋用地,一時是神,一時是鬼。房屋問題死結解不開,社會深層次矛盾不斷惡化,受累的還不是盼望上樓或置業的一眾基層和中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