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謂「中港矛盾」炒熱,經常聽到有人說「文化差異」。

不文明才對

甚麼是中港文化差異?不久前一宗家長襲擊教師的新聞,就把「文化差異」搬上法庭。因為孩子被編入「特殊學習班」,該位家長向老師「爭取」不果,竟然出手襲擊老師。案件送上法庭審理,家長的辯護律師搬出「文化差異」作求情理由,招來法官警告「說話要小心」!

「法官鬧得好,這句話如果不是歪理,便是歧視。」王主任說。「對,根本就不是甚麼文化不同,出手打人,在大陸一樣犯法。」Miss張接着道。「嘿!簡直是無文化!」Miss余插口,語意帶着怒氣。

最後,我平和作結:「的確錯用詞彙,應該說是不文明。」

融合才會贏

最近很多涉及孩子就學的新聞,家長都是俗稱的「雙非」或「單非」,很自然就會看成是「中港文化矛盾」。好像北區幼稚園面試時,我們從傳媒看到的影像,部分孩子的髮型和衣着都很「出位」,也許因此成了焦點,也讓土生土長的香港讀者感覺到「差異」。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龍中有雙非家長投訴面試不用普通話,好像說香港幼稚園歧視他們似的。這是甚麼道理?港爸港媽送子女到美加留學,人家的學校也不會用中文來考試,你聽過港爸港媽有類似的控訴嗎?

從以上例子,可見現在所謂的「中港文化矛盾」,並非單方面的怨氣。無論爸媽是土生土長抑或「雙非」、「單非」,大家的目標也非常清晰,都是為了子女可獲得良好教育的機會。重點就在這裏:假如家長和校方理念不一、施教方式互相排斥,孩子能夠愉快地學習嗎?

一點思考

1.在香港就學卻不願融入香港文化,孩子如何能交到好朋友?

2.孩子交朋結友時,對方的爸媽是港人還是內地人,重要麼?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