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特區政府多年來有關人口政策的諮詢文件或報告書,可發現政府總是以「推動香港發展成為知識型經濟體系」(○三年人口政策專責小組報告書)及「對本港長遠經濟和財政的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一二年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一類角度探討人口問題,對港人生活特別是老人沒有絲毫關懷,在他們眼中,市民只是可量化的經濟動物。

是次《集思港益》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仍是「人口的潛力」、「補充勞動力」、「高齡化機遇」等說辭,最討厭莫過於所謂「帶來大量商機」的「銀髮市場」,視退休長者為生財工具,尤為可恨。

台灣行政院○八年發表《人口政策白皮書》,不少篇幅述及「健全家庭兒童照顧體系」、「健全兒童保護體系」、「完善老人健康與社會照顧體系」、「促進高齡者休閒參與」等關於日常生活的環節。特區專權政府與台灣民主政府的分別,可見一斑!

台灣的《人口政策白皮書》,在「完善老人健康與社會照顧體系」方面提到「修正社會大眾將老人視為……等負面刻板印象……有助於老人擁有正面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認知」,至少展現了人本關懷。反觀特區政府那一部冷冰冰、稱為「勞工及福利局」的機器,對每年有數千位長者輪候安老宿位「等到死」也似是無動於衷,令人齒冷!

扶貧委員會推算香港每三位長者就有一位貧窮,但《集思港益》並無着墨,區區不禁要問:難道長者貧窮、拾荒長者不屬於「人口政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