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艷紅】放眼望去,樓宇密集的香港如石屎森林,講求實用的建築設計只見石屎而不見森林。有年輕學生設計團隊決意打破固有框架,在建築設計概念比賽的作品中,引入大自然元素,以大量的公共空間拉近人與大自然關係,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建築空間,為打造綠色未來而邁進一小步。

首次參賽便得獎的年輕設計團隊,希望透過建築拉近人與自然的關係。

鄧裕浚(右)指「天之樹」的設計融入節能減排的概念。

「天之樹」獲公開組亞軍及該組的最佳青年作品。(受訪者提供)

陳景文指在設計前曾實地考察,盡量使建築融入環境。

「給香港一份GIFT」的參賽作品在科學園免費展出。

四名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三年級生組成設計團隊,為香港科學園創作以生命力為設計概念的建築物「天之樹」,五層高的大樓外形獨特,從高空看是一塊樹葉,旁邊看似一棵樹。從設計到得獎,一切從概念開始,展覽設計高級文憑三年級生李嘉威(Kenny)解釋:「由種子到屹立不倒的大樹,可以顯示生命力,亦可吸引目光。」建築設計以偌大的開放式入口向外來者「招手」以示歡迎。

沒有建築系背景的他們除着重結構,更注重人在建築物內的生活體驗。就讀室內設計的鄧裕浚(Thomas)介紹,「天之樹」的設計融入節能減排的概念,在五樓天台加設太陽能板,輔助樓宇電力供應;在外牆設計使用大幅玻璃窗,增強採光度,可減少使用室內照明設施;樓層中亦加設散熱孔,可減少使用冷氣。

講求人與自然關係

「可持續發展都講求人同大自然嘅關係,希望作品可以令用家多啲感受綠色。」隊員陳景文補充,在設計前曾作實地考察,考慮到附近環境的自然元素較多,故於四樓與五樓之間特設露天花園,工作的人可在公共空間休憩時觀賞植物,而行樓梯時亦可與植物近距離接觸,貫徹附近的建築風格。

好的設計令生活更美好,而環保的建築設計則增加發展的可持續性。以設計改善生活的他們說,減廢節能以外,綠色生活還需要多一點的「親親大自然」今年九月,「天之樹」擊敗一眾專業建築師團隊設計作品,獲得「給香港一份GIFT」設計概念比賽公開組的亞軍及該組最佳青年作品,更有機會被納入香港科學園第三期大樓的設計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