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講到,真普聯學者團建議立法會普選時的議席增加至九十席其實算少,但也可以接受。今天續談方案的細節。

現時學者提出的兩個方案,其實大同小異,都是把九十個議席分為兩部分。市民手上有兩票,一票投給由分區單議席單票制選出的議席,另一票投給由比例代表制選出的議席。兩個方案的分別只在兩部分議席數目的比例不同,以及透過比例代表制選出的議席是分區或全港不分區選出和所採用的計票方法。

坊間不少言論指這種一人兩票制是「德國制」,這是非常錯誤的。德國下議院的選舉辦法沒錯是一人兩票制,一票投全國分為二百九十九個選區的簡單多數議席,另一票則為政黨票,並無特定候選人,各政黨按得票比率分配議席。要留意的是,整個德國下議院的組成,最後完全決定在第二票的得票。即使第一票的二百九十九席全部由一個黨勝出,其他黨派都可以按第二票的比率增補至特定數目的議席,令整個議會的議席比例完全由第二票的得票比率決定。這種制度在學術上稱為「聯立制」。

現時的學者方案其實應稱為「日本制」或「台灣制」。以方案一為例,九十席中的四十席是全港分四十區以簡單多數制選出,另外五十席則按全港不分區比例代表制選出。重點是只有該五十席的議席按比例分配給各政黨,並非如上述德國制中全部議席按第二票比例分配。這種制度在學術上稱為「並立制」。

可以看到,「聯立制」雖然有分區簡單多數票的元素,但整體根本是徹底的比例代表制。相反,學者建議的「並立制」形式,則糅合了英美式有利大黨的單議席單票制和有利細小黨派的比例代表制。這是對香港議會生態翻天覆地的改變,要非常小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