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生除了要與患者溝通之外,其實與其家人溝通,亦同樣重要。如果患者得到家人的支持,康復的機會亦會大大提升。曾經有個個案,患者本人接受自己有焦慮症,但反而她妹妹,因姊姊的情緒病變得焦慮起來。

Ivy是一個頗典型的焦慮症患者。有次她的妹妹Mona來陪診。筆者見Ivy對自己的病都頗有熟悉感,而且康復的進度亦不錯。不過,筆者卻察覺Mona總是愁眉不展,似乎有點焦慮甚麼似的。筆者於是問問Mona所謂何事。Mona說,由姊姊告訴她患上焦慮症一刻開始,一直未能接受,心裏焦慮起來。

對着Mona,筆者嘗試耐心地用醫學角度解釋患者發病的可能性。不過,講來講去,Mona好似都未能釋懷,於是,筆者嘗試轉個角度,對Mona說:「你不用將情緒病看似天跌下來那麼重,其實它跟傷風感冒不是有太大分別。傷風感冒由過濾性病毒引致,只不過情緒病是由壓力,導致腦內傳遞物質有變而引起。在接受適當的治療下,情緒病就如其他慢性病,例如糖尿病或高血壓,一樣可以受到控制,當病情受到控制後,跟你與我沒有甚麼分別。你接受到傷風感冒嗎?你接受到糖尿病或高血壓嗎?你會歧視傷風感冒、糖尿病或高血壓嗎?」

此時,Mona整個人像是 「叮」了一聲,腦袋開竅了,甚麼迷團都解開了的樣子,甚麼焦慮也一瞬間消失,對筆者開懷微笑,並連聲對筆者說:「多謝您,李醫生!你這番說話,對我畢生受用。現在我通通明白了!多謝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