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風濕病基金會引述一項全球研究,發現本港不足四成類風濕關節炎病人有治療計劃,比內地、台灣,以至全球數據落後。研究又發現八成八本港患者自言明白監控病情重要,但逾半誤以為疼痛減退反映病情受控。香港風濕病基金會成員、風濕科專科醫生馬繼耀指,多數本港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只顧止痛,對關節侵蝕認知不足,又沒全面治療方案,錯失治療黃金期。他重申類風濕關節炎是慢性病並非絕症,籲病人積極接受治療。

1999年
類風濕關節炎會令關節變形,一名患者雙手在九九年五月的X光影像,在○○年十二月已經變得扭曲。(受訪者提供)

2000年

研究由病人組織自發進行,於今年二至四月在全球四十二個地區,訪問逾一萬名類風濕關節炎病人,香港佔二百六十人。研究發現,近六成病人認為類風濕關節炎對生活有負面影響,尤其影響工作。在治療態度方面,平均有五成六病人有治療計劃,但本港病人只有三成四比率,台灣有五成四、內地更有七成八,反映本港情況落後。另外,類風濕關節炎最重要病徵是「關節侵蝕」,卻只有不足六成本港病人認為最重要,近八成五誤以為最重要病徵是「關節痛」。

超聲波助抽取關節液

四十九歲患者張成葉於十五歲時病發,多年來治療目標只是止痛,未有理會發炎關節,令腳趾、指掌嚴重變形,要買比原先大三號的鞋才能穿得下,雙手亦多次接受手術,包括換骹、駁筋、軟骨切除等,活動能力只剩三成。她指:「痛起來日日痛,連開罐頭都開唔到,細個痛到起唔到身返學,大個返唔到工。」她因病辭去數份工作,現時只可半職工作。

馬繼耀解釋,類風濕關節炎造成的「關節侵蝕」是不可逆轉的損害,關節可能會 永久變形。治療方法除了一般止痛消炎,病人或需要接受生物製劑藥物,因病人認知不足或藥物貴等原因,部分病人不痛時會自行減藥,影響療效。

他指本港近年引入超聲波檢查,關節發炎地方血流量特別多,可在超聲波影像反映出來,並提供實時影像,有助抽取因發炎增加的關節液。現時瑪麗、東區、博愛、東華及九龍等公立醫院均有定期超聲波檢查服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