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過去數天,教育議題鬧得滿城風雨,那些事,直接或間接,都是教育商品化惹的禍,今天先由幼稚園談起。

區區日前略談現在的香港教育如何無助脫貧,篇幅所限只能提及大專生的學費債務漩渦,問題當然不止於此,部分名校過往仍能保持「有教無類」的優良古風,貧苦學生可酌情取錄,從而幫助基層向上流動,然而今天大部分名校已轉為直資,學費高昂,貧寒子弟不得其門而入,社會日見「門第化」。

直資是變相把中小學教育商品化,香港的幼稚園一直都是全盤私營,一些與名校有聯繫的幼稚園,其學位更是奇貨可居,以往家長為了令子女贏在起跑線上,早已疲於奔命,再加上早前湧現的雙非嬰現已進入學前年齡,結果過去數天,本港多間幼稚園出現通宵露宿排隊領取入學申請表的人龍。

梁振英不是鎮日自詡如何高瞻遠矚的嗎?他的港共集團上任逾一載,雙非嬰進入學前年齡令幼稚園學位供不應求的趨勢理應一早預見,未雨綢繆做好規劃,然而現在教育當局卻表現得後知後覺,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更胡言亂語,說甚麼「排隊是正常行為」,難怪本地家長怨氣沖天!

教育商品化,價高者得,僧多粥少,結果過去數年,公開試成績優異的高中生沒有本地大專收錄的個案時有所聞,另一方面,大專收錄的大陸留學生卻日益激增,現在連土生土長的娃兒也可能入學無門,試問港人不堅持捍衞本土權益的抗爭,香港還有將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