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今舉行扶貧委員會高峰會,將歷史性公布首條官方貧窮線。據了解,港府分析去年統計處數據,料低於全港家庭入息中位數五成的貧窮人口約有一百三十萬人,已擬好近一百五十頁報告,分析貧窮線下的人口特徵及分布。消息指當局訂出貧窮線後,計劃優先扶助來港不足七年、無法領綜援且要照顧子女的家庭,然後依次援助在職貧窮、有高齡及殘疾人士的家庭及清貧長者。

沒有領取綜援、育有子女的家庭將成為優先扶貧對象。

李女士一家月入稍高於新公布的貧窮線,但生活仍是捉襟見肘。

港府所訂立的貧窮線,是以統計處剛出爐的二○一二年綜合住戶調查報告為依據,報告內的圖文各佔一半,分別羅列在貧窮線下及在「除稅及福利轉移後」的人口特徵,包括不同年齡、家庭人數、住屋情況及各地區的貧窮情況等,亦會分析當中單親家庭、新移民及在職貧窮等人口分布。報告亦會提供過去多年的貧窮數據作趨勢分析,計算獲得公共援助後貧窮人口可減少多少作參考。

長者有津貼非最緊急

港府今日會上亦會宣布推出《有能者.聘之約章》,據悉已有二十多個商會簽署,承諾聘用僱員中會有百分之二屬殘疾人士,當中兩大主題樂園亦會簽署。

據了解,當局認為提供援助需有緩急次序,應優先協助沒有領取綜援、一人工作養幾口的群組,依次為育有子女的新來港家庭、在職貧窮家庭、家中有高齡及殘疾人士的家庭等。至於退休長者,由於部分或擁有資產,他們亦可申領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故非最迫切需要協助的組群。

兩三年內訂針對措施

扶貧會各專責小組目標將於未來兩至三年,訂出針對性援助措施,當中在港鐵站設立託兒所,協助單親家庭亦在考慮之列。而各項扶貧措施開支可由關愛基金及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支付,不一定要施政報告前完成。社署數據顯示,每年約有七千五百名未滿十八歲而不是與父母同住的綜援兒童,但多少家長是要靠子女綜援金、俗稱「煲仔飯」的新來港父母,則未有數據。

扶委會關愛基金專責小組主席羅致光指出,扶貧高峰會只會公布一條貧窮線,並不會有輔助線或扶貧線。他認為不能以單一扶貧政策解決不同群組的貧窮問題,應採取多元援助政策。而訂下減貧目標也不是扶貧會首要工作,應研究用甚麼方法幫助貧窮戶。貧窮線不是扶貧線,「不代表線下住戶就要政府幫」,這對入息中位數高於貧窮線七成半但仍有需要的人不公平。他亦不支持團體建議設立的低收入補貼,認為只會帶來負面政策效果,受助者或會失去動力。

六專責小組將提出資助對象及方法

社會保障和退休保障專責小組

教育、就業和培訓專責小組

社會參與專責小組

特別需要社群專責小組

關愛基金專責小組

社會創新及企業發展基金專責小組

資料來源:扶貧委員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