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應用程式(App)大行其道,政府各部門亦推出逾七十款Apps,向市民提供資訊,保守估計至少耗資近二千萬元。部分Apps質素參差,有的被市民投訴操作繁複,導致下載率偏低;隸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創意香港,花費逾三十萬元開發的App,僅獲五百多人下載。市民鬧爆「廢柴Apps」,連業界亦指「唔做好過做」,歸納出「五大死因」,哀悼被浪費的公帑。

港人智能手機不離身,自然少不了玩Apps。

杜振康表示,手機Apps成功的先決條件是解決用家實際需要。

《武.藝.人生─李小龍》被批評把宣傳海報照搬到App了事,沒加入展覽內容。

為整而整
李先生(大專生):「有用過運輸署嘅《香港乘車易》,操作好複雜,好唔人性化,用咗一次就冇用。」

李小姐(大專生):「政府好似為整而整,冇宣傳,啲App出咗冇人知,浪費公帑。」

部分下載人次偏低的Apps

智能手機普及,政府部門亦紛紛趕潮流,推出各式各樣Apps加強與市民接觸。但並非各款Apps皆獲市民青睞,記者發現部分政府Apps下載人次不足千人,開發成本卻動輒達數十萬元。記者日前邀請研發坊間多個熱門Apps的資深電腦程式員杜振康(Leo)及相關業界人士,試用這些冷門Apps,綜合出「五大死因」。

1.搬字過紙

「呢個App唔做好過做!」康文署斥資十萬元,配合同名展覽推出《武.藝.人生─李小龍》,截至上月底有三千多下載人次。Leo試用後,直指該App只是上載了展覽海報,「連展覽內容都冇,點吸引人去睇?」他建議善用智能手機的高科技,並加入場內展品互動的功能。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亦指,該App未提升用家對功夫巨星李小龍的認識,其「與龍合影」功能更顯滑稽,有醜化李小龍之嫌。康文署的另外兩款Apps《中國戲曲節2013》及《新視野藝術節2012》,亦分別僅有三百多下載人次及九百多下載人次,有用家直言,「上網睇都得,使乜無端端整個App!」

2.疏於更新

建築署耗資四十萬元研發的App「築印」,號稱從設計角度介紹具代表性的政府建築物,增進市民興趣,有一千四百多人次下載。惟該App只介紹了四個殮葬場所和四條海濱長廊,「新聞」部分更只得兩篇五月時的報道。Leo指,該App理念不錯,「但呢啲資料上網都睇到,有冇必要用幾十萬做一個App?」香港城市設計學會副會長吳永順稱,本港具代表性的建築物不少,建議署方勤加更新資料,「好似天水圍濕地公園同赤柱市政大樓,都係建築署之前攞過獎嘅項目,唔明點解唔擺上去!」

3.定位不清

為鼓勵年輕人認識《基本法》,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耗資九十萬元推出《基本法保衞戰》遊戲,並邀請年輕偶像組合C AllStar代言。Leo試玩後稱,「隻game操作簡單,明顯針對小學用家,但係介紹《基本法》嗰部分就太複雜,大人先睇得明!」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寶城亦指,該遊戲內容跟學習《基本法》毫無關連,「可以設計同法例有關嘅遊戲場景,令學生更容易入腦。」目前該App約有九千下載人次,有用家直指「浪費空間」。

4.資料錯亂

運輸署的《香港乘車易》提供公共交通工具路線查詢,由該署於一一年以四十萬元開發,每年管理費亦要十萬元,至今錄得一百萬人次下載。然而用家下載後罵聲四起,有人投訴操作複雜、資料錯誤,更質疑開發人員沒有實際用過該App,有用家更質疑:「我由九龍灣入屯門,坐62X居然話十分鐘車程,廢到爆燈!」不少用家埋怨被該App「點錯冤枉路」,搭錯冤枉車,憤而轉投其他民間開發的交通Apps。

5.不切實際

「靈感係來自生活點滴,唔係靠個手機App!」隸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創意香港耗資三十六萬元、三月時推出的《靈感傳港》,至今僅獲五百多人下載,該App號稱「激發靈感」,但獨立導演蔡敬文試玩後直言「無厘頭」,「定點分享故事嘅功能,咪即係facebook嘅打卡,仲做得差過人!」Leo也慨嘆:「以激發靈感為主題要開發商做一個App,真係幾難搞!」他指,政府Apps中也有部分頗受歡迎,關鍵在於能解決市民實際需要,「從用家角度諗吓點樣幫到佢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