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朋友聚會,我聽到朋友就讀小三的兒子問為何不能帶自己的「埃鋒」上學,朋友回應道:「三年班唔可以帶埃鋒返學o架,就算帶返學校都唔畀用o架。」

學生擁有手機已是常態,怪獸們大部分不是擁有「埃鋒」就是「三叔」。令我詫異的是小三學生都已經有「埃鋒」。我讀書的年代,即使可以負擔,父母也不允許子女使用貴重和時髦的產品,他們認為小孩子不應過於奢侈,夠用就可。許多人說, 社會愈見進步,教導小孩子的思維不能完全依照我們小時候那一套。可是,我實在看不出時代如何進步到一個小三學生都必須擁有「埃鋒」。

父母每個行為帶來的價值觀都是教育,如果這個社會真會擔心老師講一句粗口會教壞細路,我想我們需要反省,我們的生活為孩子帶來甚麼價值觀。我的老師是這樣做的:兒子擁有音樂天份,常自行錄製音樂片段,老師欲送一部「埃撲」助兒子創作,他因購買不到二手機,才買新機給兒子。名不名牌、新不新款,都不是重點。學生可否擁有「埃鋒」?還需要我說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