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案於八月二十六日審結,並公布「擇日宣判」,鑑於薄在法院內的「脫軌」表現,相信中共高層對如何處置薄又會爭論不休,到底是擇哪一日宣判,恐怕短期內也沒有答案。薄的大起大跌,都只是表面症狀,內裏是中共意識形態的沉疴。

習近平今年一月五日對十八屆新進中委的講話(簡稱「一五講話」),聲稱「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

若強要找毛澤東與鄧小平有何相同之處,只可以勉強說兩人目的相同──確保中共專政千秋萬代,以及兩人都是國族主義者。然而兩人要達到目的之手段卻是南轅北轍──毛是革命浪漫主義者,夢想「跑步進入共產主義」;鄧則是務實主義者,即使是違反馬列教條,展開市場經濟改革,亦在所不惜。

論到毛鄧異同,還有一處是可圈可點。一九八○年鄧小平接受意大利名記者法拉奇訪問,她問鄧是否「中國的赫魯曉夫」,鄧回答說:「我要告訴你,我們決不會像赫魯曉夫對待史太林那樣對待毛主席!」翌年中共發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的功過評價,以「七三開」定性。

一九五六年赫魯曉夫的秘密演說,批判史太林的個人崇拜及大清算等路線錯誤,引起毛澤東猜忌黨內有沒有「中國的赫魯曉夫」,最後導致文革爆發,鄧小平的經濟政策與毛水火不容,但對赫魯曉夫的態度卻是蕭規曹隨,也把中共帶進今天的腐敗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