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行政會議成員與八名立法會議員接受航空公司款待豪遊法國,被指有利益輸送之嫌,多名參與者先後道歉捐款意圖平息爭議,但個別人至今拒絕認錯,理由是過往亦有同類款待,加上他已按規定申報,堅持做法無問題,而港府為其背書,強調行會申報機制嚴謹健全,非但未能平息爭議,反而火上加油。

出了問題就推給制度,將制度當擋箭牌,這一招早已屢見不鮮。其實,問題不在申報本身,而是權貴對接受商業機構公務款待是否採取雙重標準,嚴人寬己,有礙觀瞻,視申報制度為接受利益輸送的護身符,根本難以服眾。

審視今次接受飛機行程安排,公務活動僅有一場簡報會及參觀飛機製造廠,其餘時間就是遊覽節目,而且容許議員攜眷出遊,費用全包,多名參與者為了用盡機票效益,有人提早出發旅遊,也有人利用去程機票先赴歐洲公幹再歸隊,到底有關活動以公務為主,還是巧立名目的旅遊款待,外界可思過半。

議員代表市民監察政府施政,行政會議成員更擁有參與決策的大權,與商業機構交流了解業內運作,作為審批政策及撥款的背景參考,無可厚非,如果為避免利益輸送而一刀切禁絕,並不現實,如何釐清公務需要與過分款待的界線,防止商業機構以考察為名,行游說之實才是問題癥結。

事實上,參加法國遊的成員,也不諱言交流期間,曾經觸及廉價航空公司發牌及機場擴建第三條跑道等航空議題,就算他們聲言日後討論有關議題,將會申報利益,也難免授人以柄,吃人嘴軟,拿人手短,試問如何撇清利益衝突質疑。

變化才是永恒,過去合理的,現在未必合理;過去能容忍的,現在未必能容忍。商業機構款待公職人員出遊考察並非新生事物,今日竟然惹起爭議,原因正是世道改變,民情轉變。市民過往信任公職人員廉潔奉公,但近年香港官場日益內地化,愈高層官員貪腐之風愈烈,前特首曾蔭權接受富豪款待,前廉政專員湯顯明濫花公帑豪飲豪食,還有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遭廉署起訴,加上現屆管治班子成員連番傳出利益衝突醜聞,公眾憂慮香港廉政核心價值受損,對公職人員的操守要求提高,不能容忍任何損公自肥的行徑。利益申報須與時並進,也是合情合理。

商業機構為維護自身利益,透過種種方式游說公職人員,進而影響決策,早已屢見不鮮,美國及台灣等地均已就商業游說立法規管,增加透明度。相對而言,香港現行利益申報制度,公職人員接受商業機構游說的監管透明度甚低,單靠個人主動申報已不符民情要求,只有檢討有關機制,才能夠正本清源,消除公眾對官商勾結的疑慮。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