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聲稱專上教育政策目標之一,是確保符合資格的學生不會因經濟能力不足而無法接受高等及專上教育,說得十分動聽。可惜現實卻是,本港每年考獲大學入學資格的學生之中,約有半數未能獲得資助學位,原因不是經濟問題,而是學位不足。當局投資教育口惠實不至,年年製造大批無法擠入大學窄門的「失敗者」,正是青少年問題不斷惡化、社會怨氣瀕臨爆煲的主要原因。

大學聯招昨日放榜,又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二萬八千多名在中學文憑試考獲基本入學資格的學生之中,僅有一萬四千多人獲八間大學取錄,歡天喜地迎接即將展開的人生新頁。至於落榜的合資格考生,則為茫茫前路徬徨,有能力者尚可修讀自資學位及副學位課程,否則只能投身勞動市場,望大學之門興嘆。大學資助學位僧多粥少,港府坐擁豐厚儲備,就是不肯增加教育投資,變相剝奪無數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港府口口聲聲打造知識型經濟,提高競爭力,避免被邊緣化。其實,打造知識型經濟首要條件就是人才培養,然而,香港人口僅有百分之十八擁有大學或以上學歷,在經濟發達城市中屬於比例最低之一。究其原因,正是資助學位不足,大學門檻窄如針孔,與全球高等教育普及化趨勢背道而馳。投資教育,就是投資人才,也就是投資未來,當局吝於投放更多資源擴展專上教育,勞動人口質素無法提升,根本沒有條件打造知識型經濟,怪不得港府高喊經濟轉型多年,至今仍然一事無成。

十多年來,本港大學資助學位一直維持在不足一萬五千個,考獲大學入學資格的考生持續增加,錄取率則不斷下降,除了因為資助學位沒有增加,各間大學競相招收內地學生也有關係,目前內地生比率已達全部資助學位的兩成,變相減少本地學生入讀大學機會。諷刺的是,香港經濟結構單調,根本留不住學有所成的內地學生,反而引發排內情緒,添煩添亂。

港英年代,當局視高等教育為精英教育,每年只有極少數合資格會考生獲大學取錄,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之驕子。回歸後,特區政府表面上增加專上學位,其實大多是自資的副學位課程,結果成為各間專上院校的財路,去年多間院校爆出超收醜聞,部分甚至超收逾倍,正是大專教育商業化的惡果。更不堪的是,由於缺乏監管,副學士課程泥沙俱下,質素成疑,認受性不足,導致畢業生高不成,低不就,升學無望,謀職困難。這種所謂的大專教育,根本就是誤人子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學學位不足,皆因港府缺乏遠見。沒有教育就沒有人才,沒有人才就沒有未來,香港綜合競爭力每況愈下,步向邊緣化已是無可避免的事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