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這是唐朝李賀《雁門太守行》詩的尾聯,現在又火了。新華網評論薄熙來案引用了這句詩,暗示薄熙來被查處不是因為他腐敗,而是他背着中央在重慶另搞一套,是分裂黨和國家的陰謀家。

黃金台是戰國時期的燕昭王在易水河岸建立的,台上放置大量黃金以招攬天下賢才,黃金台成為蒙君恩寵、為君效死的代名詞。唐憲宗時,駐守雁門的振武軍發生叛亂,張煦被任命為節度使前往平叛,李賀作詩鼓舞士氣,號召將士為皇上效命,為國捐軀。李賀本人二十六歲就死了,成為「為君死」的典型。

新華網評論薄熙來案引用這句詩,顯然不是無的放矢。在唯唯諾諾的中共官場,出身太子黨的薄熙來頭角崢嶸,形象討好,語言風趣,擁有明星魅力,而經過三十多年的官場積澱,他成為太子黨中的核心人物。他一到重慶,便立即利用老百姓對現實的不滿大搞唱紅打黑,樹立個人崇拜,重慶儼然成為獨立王國。

更可怕的是,薄熙來在紅二代軍頭中頗有號召力。王立軍案發後,薄熙來前往雲南看望當年父親薄一波所在的軍隊,更引起擁軍自立、發動叛變的傳聞。從這個角度看,薄熙來被扳倒,其實是中共的一場平叛戰爭,而防止黨的分裂,是中共第四代、第五代的共同利益,即使與薄關係不錯的習近平,也不能不「大義滅親」。

正如官方喉舌強調,「為君王一人之愚忠雖已成過去時,但維護中央政令統一,服從中央領導,為官者不生私念、不謀私利、不專私權,仍是巋然不動之時代主流……惟有令出一門,堅決擁護中央的決定,不畏退、不彷徨,方能不偏不倚」。由此可見,處理薄案有兩重意義:對老百姓而言是突出老虎蒼蠅一起打,而對政壇野心家來說則是殺一儆百,誰敢挑戰中央權威,誰就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