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今年三月公布清新空氣藍圖,希望透過跨部門合作,推動連串減排措施,改善空氣污染,到二○二○年大致達到新的空氣質素指標。可惜計劃尚待落實,本港空氣污染又進一步惡化,環保團體引用港大數字指出,今年上半年逾一千六百人死於空氣污染,導致一百八十七億元經濟損失。當局推動環保一味紙上談兵,有遠景無落實,空氣質素日益惡化,正是港府管治無能的縮影。

環保團體分析本港十四個空氣監測站數據顯示,包括二氧化氮、懸浮粒子、微細懸浮粒子、二氧化硫等各種空氣污染物,均大幅超出世衞全年平均標準,而且呈現不斷上升趨勢,以二氧化氮為例,今年上半年排放量與去年同期比較,最高升逾兩成。

港府多年來投放大筆公帑改善空氣質素,應對措施推出不少,口號喊得震天價響,揚言要換回藍天白雲,可惜有姿勢無實際,到頭來徒勞無功。就以停車熄匙立法為例,原意是改善道路空氣質素,惟由於引入太多豁免,加上執法混亂,法例形同虛設。試想想,如果當局的減排措施收效,為何空氣質素不但沒有改善,反而不斷惡化?

原有的改善空氣措施未見成效,港府只好不斷瞎折騰。施政報告認為老舊商業柴油車排放的廢氣,是路邊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決定撥款一百億元資助運輸業界分階段更換全港八萬多輛商業柴油車。可是計劃公布後,隨即引起業界強烈反彈,既擔心影響生計,也認為資助額不足,官民陷於拉鋸階段,討價還價,不知尚要拖到何年何月才能實施。

更不堪的是,當局早前公布的清新空氣藍圖,意欲強化內部協作,推動各個相關政策局加強規管路邊空氣、船舶及發電廠、地盤及貨櫃碼頭排放等污染源頭,在七年後達致新空氣清新指標。然而,做完一場官式環保騷,各個政策局又回復舊觀,各自為政,繼續由環境局單打獨鬥,所謂改善空氣質素又流於空談。怪不得環保團體繼當年通緝「氣候逃犯」曾蔭權之後,再登「尋人啟事」,要求當日信誓旦旦互相配合的幾名問責局長實踐承諾。

現屆政府把環境保育列為四大施政議題之一,雖然計劃多多,可惜眼高手低,執行能力不濟,政策出台不是欠周全,就是阻力重重,寸步難行。近日擴建堆填區計劃掀起重大爭議,當局搖風擺柳,把持不定,既怯於地區民情反彈,採取區別對待做法,又臨急才提出所謂改善及補償方案作為闖關條件,結果先後惹起三個堆填區附近居民群起反對,撥款申請在財委會受阻,不但自取其辱,而且撥款過關無期,恐怕如當局所言,香港垃圾圍城指日可待。

見微知著,當局推動環保一事無成,其他如房屋、扶貧及安老等重大施政議題,同樣研究復研究,諮詢復諮詢,就算有政策出台,也難以擺脫處處碰壁、陷於內耗空轉的宿命。弱勢政府欲振乏力,未來管治只能得過且過,一事無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