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委員會日前舉行第二次會議,四個工作小組召集人分別匯報研究的進展,其中會展及旅遊業工作小組估算,未來十年旅客數字將會大幅增長,召集人蘇澤光形容香港將要迎接一個很大的生意機會,但也是挑戰。訪港旅客持續增加,將為香港帶來更可觀的旅遊收益,然而,客源主要來自內地,近年社會捲起排內之風,訪港內地旅客愈多,潛在的中港矛盾也愈易被挑動,形成一幅經濟與政治背道而馳的奇特風景。

訪港內地旅客大增的原因,主要受到未來三項基建工程落成帶動,包括港珠澳大橋、港深穗高鐵開通,以及第三條機場跑道建成,香港與內地交通更便捷,兩地人流往返可望更頻繁,加上多個內地城市尚未開放個人遊,可望成為旅客持續增長的客源。去年訪港旅客總數已逾四千八百六十多萬人次,其中內地旅客佔七成多,即使未來十年只增長五成,也接近七千萬人次,數字已十分驚嚇,香港的旅遊配套設施,能夠應付如此急速增長的旅客數目嗎?單是酒店房間已需倍增,難怪蘇澤光坦言這是挑戰。

特區政府去年為了平息訪港內地旅客過多,滋擾港人正常生活引發不滿,主動叫停內地開放更多城市個人遊,聲言會檢討旅遊接待能力,甚至不排除設立每日訪港內地旅客上限。這些未經大腦的措施,根本不可行,純粹為討好民粹的權宜言論,最實際還是如何增設旅遊景點,把旅客分流,不致高度集中在少數景點或購物區,與港人爭佔公共空間激化矛盾,蘇澤光認為啟德機場舊址和大嶼山都可以提供建設景點的空間,主觀意願良好,事事蹉跎的特區政府做得到嗎?

事實上,近年不乏發展大嶼山及邊境禁區的建議,焦點都放在如何分散接待愈來愈多的內地旅客,只是言者諄諄,聽者的特區政府藐藐,旅遊景點繼續食老本,兜兜轉轉,經發會又再從頭研究,就算今次來真的,由經發會提出建議到落實,沒有十年八載也難以成事,籌建郵輪碼頭就是鮮明例子。未來十年訪港內地旅客持續增長,旅遊配套設施未能同步擴展,旅客「人滿之患」指日可待,如果社會排內氛圍不變,只會再次激化中港矛盾,到時特區政府要處理的將是政治危機,而不是經濟問題,難道又重施故技,廢噏限制內地旅客訪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