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常見的骨科創傷,但在正常情況下,斷骨會自行生長愈合,但某些環境條件會阻礙骨骼生長,令骨折遲遲未能愈合,其中一個常見的情況是骨折位置的固定性不足,骨骼未能穩定生長,因而影響愈合,骨折首重固定患處,必要時甚至以手術鞏固骨折處,並為骨骼提供理想的生長環境,促進愈合。

另外,血液供應不足也會影響骨折愈合,情況就如皮膚傷口般因患處得不到足夠的養分供應,令骨骼細胞不能正常生長。這可透過植骨治療,使患處得到新的骨髓細胞供應,從而刺激骨折愈合。

然而,部分骨折是由於患處受到細菌感染,例如在接受手術期間,或是傷者屬於開放性骨折,傷口暴露在外,而受到如草地、馬路、泥土等環境污染,及後即使傷口的護理適宜,傷者有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風險仍然為高。這類骨折不愈合需要接受手術及抗生素治療,手術的主要目的是為患者放膿,先將壞死的組織及細菌清除,當確認引致感染的細菌種類後,便可作相對的治療。在清除細菌後,醫生會為傷者再次固定骨折的骨骼,但由於受傷位置曾受到感染,該部位的血液供應較差,所以傷者可能需要進行植骨治療,以促進愈合。

由此可見,治療骨折不愈合需先要分辨引致問題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值得一提的是,骨折不愈合跟傷者自身的健康狀況、年紀、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或有否進食鈣片無關,故此任何骨折患者都需要留神患處的愈合進度,如並不理想便需要及早介入,以免出現更嚴重的併發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