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足輸給泰國二隊,內地輿論一片嘩然。關於中國隊潰敗的原因,有說球員出工不出力,意在集體拱走主教練甘馬曹;有說有球員涉嫌賭波,故意放水賺錢;有說贊助國家隊的地產老闆王健林和恒大主席許家印不和,來自恒大隊的球員接到指令,要在比賽中出王老闆的洋相。但這些說法都缺少證據,只能姑且聽之。

中國足球最早市場化,是體育領域較早職業化改革的項目。近二十年改革之後,中國足球的官辦色彩消退不少,但在最關鍵的管理層次上,無論隸屬關係還是運轉方式,仍舊停留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中國足協表面上是社團組織,實際卻和足球管理中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足協官員也都是體育總局在冊的幹部。

靠官式的僵硬行政體制強管職業化足球,一是一切會從官本位主義出發,不遵從市場規律。歷任足協官員首先考慮政績,拔苗助長忽視青訓,中國足球根基不牢,焉能有水平提高?二是缺少監督下權力尋租腐敗叢生,前兩年足球界被清理出一大批涉賭涉假的球員官員,但並未從根基上剷除腐敗土壤。此次有人質疑涉嫌賭波,也並非完全無的放矢。

中國足球其實是中國當今社會的縮影。足球改革雖走在前面,卻是虎頭蛇尾,官府在最關鍵的環節上不願放棄手中權力,且自以為能代替市場管好一切。近二十年來,這種四不像的管理模式令中國足球屢戰屢敗,足協卻仍執迷不悟。

改革不進則退,中泰比賽的可恥比分,宣布了官辦足球的破產,也為當下中國社會的改革敲響了一記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