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經過多番改革,已從十年前的舉步維艱轉變為現在的少有對手,去年,屬中央國資委的一百二十間國企年實際收益達到二十二點五萬億元,而全國私企的年實收也不過是二十多萬億元。由此引出另一重點:國企藉政策之便與民爭利,扼殺某些行業的民企發展。在坐享霸主大位後,部分國企不思改進,管理混亂,引來改革的呼聲。

筆者曾光顧國營的國宴館,它裝潢豪華,使人為之驚嘆。然而,在進餐過程中,筆者不過在預訂的菜單上多加兩道菜,不但要苦等一句鐘,更難以置信的是這兩道菜竟打亂廚房的上菜程序,以致餐廳一片混亂。國企的應變、管理能力由此可見一斑。

回看國企上一輪改革,已是一九九六年開始的「九五」計劃。此役,國企由百多個民用工業領域退出,轉投向資源、能源、基建等上游行業,一時產生國退民進之說。可是,退守的國企很快便在上游產業中東山再起,○八年為振興內需投下的四萬億元更是強心針,出現國進民退的局面。

誠然,全面取締國企是不切實際,在電訊、重化等行業更可能引起混亂,應當重整國企,讓它與民企之間的競爭公平化;此外,可以嘗試利用國企收入支援公共服務,投入公共基金,與民分利,並改變國企政企混同的局面,優化其競爭力,這些都是刻不容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