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數據顯示,公務員退休將進入高峰期,未來每年將增至七千人,當局除了適時招聘新血補充人手,也研究延長公僕退休年齡,但要考慮會否影響新人入職及年輕公務員升遷機會,預期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研究。問題是,公務員隊伍還面對資深官員持續流失情況,並不是延長退休年齡或增聘人手可以解決,惟有港府改善施政能力,重振管治威信,激勵公僕士氣,政府工才不致變成公務員跳槽公營及私人機構的踏腳石。

據當局解釋,公務員退休數目大增,原因是八十年代編制膨脹招聘人手,大部分會在未來十多年到達退休年齡。其實,大部分公務員職位的薪酬及服務條件,相對於多數私人機構的同類職位,仍然具有競爭優勢,即使當局自二○○○年起取消長俸制度,改行強積金計劃,投考公務員職位人數並無減少,港府各部門要補充退休人手,只須加強招聘,相信問題不大,反而延長退休年齡茲事體大,可能根本性改變行之多年的公務員退休制度,到底是作為權宜之計抑或長期措施,必須慎重研究,不應輕率決定。

解決公務員青黃不接問題,必須同時考量人手補充的質與量,最怕延長退休年齡政策之下,得益者多是表現平庸的官員,甚或冗員,始終無法留住優秀人才,而且阻慢年輕公務員正常升遷,導致他們轉投私人機構,製造另一個人手流失危機。

事實上,早在公務員退休問題浮現之前,港府已面對以中高層政務官為主的首長級官員流失問題。當局列舉的統計數字顯示,在一一至一二年的公務員流失率只有百分之零點四五,似乎問題並不嚴重,但在這個偏低數字背後,必須深究流失官員的層級,以及在政府服務多年累積的寶貴經驗,可能隨着他們的離去而難以在短期內彌補,試看多個公營機構、金管局及具代表性的商會,近年招聘了多少名中高層政務官出任高層職位,已可以看到資深政務官流失問題的梗概。當局單憑表面數字便輕率斷定公僕流失不嚴重,不過是自欺欺人,混淆視聽。

常言道,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寓意公務員體系有一套規章制度,不受人事變遷影響。回歸快十六年,港府多次換屆,公務員隊伍大致保持政治中立及穩定,本是港府維持有效管治的基石,可惜這支沿襲自英治時代,被譽為世界「一流」的專業高效公務員隊伍,近年表現每況愈下,屢屢爆出內部管理不善醜聞,南丫海難禍首海事處就是最新鮮的例子。

港府管治弱勢,一味捱打,正是公務員士氣低沉,公共行政質素下滑的根源,加上問責制變成卸責制,問責官員能力不足,有功就搶,有過就卸,公務員隊伍積累不少怨氣。更不堪的是,前特首曾蔭權爵士及前廉政專員湯顯明己身不正,敗壞港府多年來廉潔奉公形象,無不讓有志服務公眾的公務員感到心灰意冷,甚或下堂求去,港府必須提升管治水平,才有望留住人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