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對出人工島的鐵桶填海法,以震動方式插入海床淤泥層,再填入惰性廢料形成海堤。

「以前放網一晚有十幾斤藍花蟹,依家一晚只係捉得六隻!」(東涌漁民代表郭炳華)

機場對出人工島的鐵桶填海法,以震動方式插入海床淤泥層,再填入惰性廢料形成海堤。

漁民梁先生指以前一個月有兩萬多元收入,現在一天只捕獲數隻藍花蟹,不知如何維生。

隔泥幕被沖走露出缺口,未能發揮擋泥效用。

深屈對出海面正興建橋躉,船隻打樁柱至海底,再由田螺車傾倒混凝土。

東涌及大澳漁民不滿人工島工程令魚獲銳減,求助議員何俊賢(右二)及區議員黃福根(左一)。

難以維生
郭先生:「我隻船拖網,漁獲都冇以前一半,政府應該盡快發特惠津貼啦!」

添哥:「最擔心人工島工程影響魚嘅繁殖,以後呢度都得好少魚。 」

【投訴組報道】港珠澳大橋預計二○一六年通車,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政府強調工程未影響環境及漁業,但東涌及大澳逾百戶漁民卻大嘆魚獲銳減,收入慘不忍睹。漁民代表指現在手停口停,政府卻無視工程帶來的破壞,工程開展一年仍未就特惠津貼作任何安排,不滿部門漠視漁民生計。

「以前放網一晚有十幾斤藍花蟹,依家只係得六隻!」東涌漁民代表郭炳華指,路政署正於機場對出海面,以直徑約三十米、高約三十五米的巨型鐵桶及沙泥填海興建人工島,並在大嶼山深屈對出石灣進行橋躉工程,動工一年魚獲即暴跌,東涌大澳逾一百四十戶漁民收入急降,「手停口停,點樣捱到一六年?應該盡快發特惠津貼畀我哋啦!」

路政署罔顧安全

郭又指路政署填海無顧及海事安全,任由防止沙泥四散的隔泥幕隨水漂流,漁船引擎一旦被擊中隨時報廢,投訴多次都無改善。大澳漁民代表張得勝指,工程開展後政府便再無聯絡漁民,只在東涌碼頭豎立查詢熱線牌,「政府根本係冇誠意溝通!」

「漁民手停口停,點可能工程開始成年都未講幾時畀特惠津貼?」離島區區議會議員黃福根指出,特惠津貼應於工程計劃時列入撥款項目,他不滿路政署的聯絡小組無列區議會或鄉事委員會為成員,疑是為了逃避地區人士監察。

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則表示,隔泥幕隨水漂流反映路政署監管不力,「呢邊倒完沙填海,嗰邊就漏晒出海!」,質疑部門監察水質工作。何又不滿路政署設立的聯絡小組「一年半載」才開一次會,欠缺效率,建議增加開會次數。

路政署發言人表示,港珠澳大橋香港工程開展前及施工期間,政府一直與漁業界保持聯絡,並成立聯絡小組促進部門與漁業界交流意見,減低工程對漁業影響。聯絡小組包括漁業、路政署及相關部門代表,小組將繼續與漁業界保持聯絡。至於隔泥幕一事,當局已指示承建商加強巡查,確保隔泥幕穩固繫於海床石墩上;水質監測數據顯示,機場對開水域水質由工程至今沒明顯變化。

派發津貼拖字訣

食物及衞生局稱,由地政總署及漁農自然護理署等部門組成的「漁民特惠津貼跨部門工作小組」已成立,預備為受影響漁民辦理特惠津貼申索登記,將於適當時間發公告,但無申明何謂適當時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